还能去哪儿呢?不就是上次去过的那个曲池坊嘛。这半年里虽然程子芩没有再应约陪李承宗去过那处半年前他买下的行宫别院,但是中途他已经派人给她送过无数张建筑平面图了,听说还是由唐代大建筑家宇文恺的徒弟负责督建的。程子芩实在是想不通,已经有了这么专业的人员负责设计和建造了,李承宗还非要她这么个外行人士来给什么参考建议。
程子芩好像真的很赶时间一样,一路策马大约只花了半个时辰左右,她和李承宗二人就抵达了曲池坊北门所在的坊街。按照之前的习惯,程子芩准备驱马走到北门就下马牵马进入坊门,只听李承宗在身后叫了下她,快速弹了两下缰绳追到她的身旁。
“走西门,不用下马。”李承宗说完便一调马头右转走在前面,程子芩顿了顿也一夹马腹跟上。
曲池坊西侧的坊门果然被扩建得宽敞和高大了许多,坊门处设有东宫长林军驻守,守门将领看见李承宗立马伏首抱拳行礼。李承宗朝他点了下头便带着程子芩一前一后骑着马度入坊内。虽说程子芩已经看到过整个曲池坊的平面构图,但亲自身临其境时亲眼所见的真实观感还是要震撼许多。程子芩跟着李承宗一路骑马行至曲池院偏门相对的马场,在马场中稍稍御马驰骋几步后,李承宗先下马,然后伸手来接程子芩。程子芩冲着他一笑,自己跳了下来,将马绳系在木栏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何?”李承宗期待地问道。
“确实惊艳。”程子芩这次倒是不算恭维。
“进去看看?”李承宗用眼神指了指曲池院的偏门。程子芩点了下头,跟着李承宗走入院中。
虽然整个曲池坊的面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个东宫的大小,而其中曲池院的占地范围就更不比东宫后庭建筑群了。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曲池院中的亭台楼阁一件也不差,假山奇石林立依在微波粼粼的池水旁边,显出浓浓的诗情画意,虽是已过深秋,但院中的树木依旧枝繁叶茂,盛绿与橙黄交相辉映,更显得庭院四时同现、错落有致。
“这是藏书阁,这是会客厅,那儿是子女房,那儿是留客居……”李承宗兴趣盎然地介绍着曲池院里的各个建筑以及其被赋予的使用功能。当走到庭院东北角时,一个看起来十分眼熟的屋子跃进程子芩的眼睛。不仅如此,程子芩还极为眼尖地发现屋子大门上正挂着一块十分眼熟的木板,上面写着“丹房重地,闲人勿入”这几个字。字迹甚丑。嗯,这是现在的程子芩对这几个龙飞凤舞之字的评价。
“这是……”程子芩转头看向李承宗。李承宗浅浅一笑,径直往丹房走去。
李承宗轻轻推开房门,程子芩跟着李承宗也度入屋内,果然,里面的一切都她熟悉的样子,就连屋角那只她曾经用来腌制皮蛋的坛子都完好无缺地立在墙边。还有她后来自制的高脚桌椅、陈列架、工具箱以及其中各种稀奇古怪的手工工具……如果不去看窗外的话,她真的会产生一种错觉,时光瞬间倒流回了许多年前,回到了她最初刚从太白山来到太子东宫的时候。
“你的东西,一件不落地给你转运过来了。”李承宗说道,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暖暖的笑意,和许多年前那个面若冰霜的太原郡王很不一样。
“我们去正殿看看吧。”说罢,李承宗便自顾自地抬脚走出丹房。程子芩犹豫了片刻,又跟了上去。
正殿位于整个曲池院的中后部,靠近水池旁的假山,有着独立的镂空院墙,离方才那些这屋那堂的都隔着十万八千里远,可以说是一处阁外僻静的院中院。程子芩跟着李承宗走进正殿院墙的大门,门上挂着一块无字匾,看来这处正殿院落的名字李承宗还没有想好。与外面那些已经全部收拾好和布置完备的建筑不同,这个院中院里除了房子已经盖好了之外,什么都是空空的。简单来说就是硬装已经完成,但家具和软装一概没有。这是几个意思?程子芩狐疑地看向李承宗的后脑勺,他没有回头,继续走向正殿的明间。
“呵,好暖和。”程子芩不自觉地感叹了句。屋子里明明没有生火,但却感觉比外面高了十几度。忽然一股淡淡的椒香飘进她的鼻孔,她四下看了看,墙面是橘粉色的,她欣喜地喊了句:“这是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