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孙思邈不时地去村子里行医,施药救人,村民们已经很感激了。就算是付不起医药费的村民也会尽可能的拿出家里的食材,以物易物地回馈孙神医。现下十常斋里又多了子芩这么个“娃娃头儿”,听说还是孙神医云游时从河北刘氏都城那边救回来的,而且学识了得,想必以前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娘子,从小就被教导过学问。反正村子里也没有书院、学堂之类的,孩子们愿意来十常斋玩,既安全又能涨涨见识,何乐而不为呢。
一来二去的,附近的村民们也时常来光顾十常斋,除了领娃回家以外,顺便还会带些食材过来。所以自此之后,负责采买的大师兄苏木几乎不用再下山采办,省下了不少时间可以在自己的寝居里专心的研究易学占卜之术。虽然子芩也不知道他一天天具体都在誊录些什么,不过听他偶尔呓语的都是“连山”、“归藏”,还有“周易”之类,也能猜到个七八分。只不过她可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向来不相信算命、风水这些迷信玩意儿。但是,虽然吧,暂时是被“穿越”这一遭打了脸,但她还是从骨子里排斥“封建迷信”,所以,也从来没有兴趣去探究师兄苏木正潜心专研的东西。
“你是不是不会讲别的故事了?”小胖子挑衅的声音把子芩的思绪拉了回来。
“怎么可能?”才半年而已,何足以掏空她这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脑子。子芩神秘地一笑,道:“你听说过‘齐天大圣孙悟空’吗?”
娃娃们瞬间来了兴致,聚精会神,端端坐正。
“要说这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啊,还得从大唐圣僧唐玄奘说起……”子芩正准备抑扬顿挫地将《西游记》的故事娓娓道来。耳边又响起了专业拆台小胖子令人头疼的声音。
“大唐?是当今吗?唐玄奘是谁?他现在在哪儿?在都城长安吗?……”陵游要是不捂上小胖子的嘴,没有一个故事可以被子芩顺利讲完。
现下是唐朝了?子芩忽然想到了什么。自从她醒来后,人就一直待在太白山中,连山下村子里都不曾去过。平日里她需要什么都是托苏木师兄采买带回。师父说她病体方愈,而且学术不精(主要是因为后者),所以出山行医时也只是带着苏木或者陵游。还记得刚刚醒来时,师父曾说过自己是为了“避隋帝召用”而隐居太白山的。现下正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山外的情况很不安定。他好不容易才从兵荒马乱中帮她捡回了一条小命,故而要她先老老实实地待在山里,以免再生事端。
“现在是哪年?”子芩问道。
“武德六年。”小胖子回答,末了又补了句:“听我做里正的叔父说的。我阿耶是村正。”
呵,原来是朝中有人啊。难怪他说话总是透着一股迷之自信,而且在这偏远村落里还可以长成如此这般圆滚滚的样子。唐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里正由六品下或白丁充任,而坊正、村正皆为白丁,都是些不入流的芝麻小职。这孩子从小就一脸官迷相,长大后指不定要搜刮多少民脂民膏。子芩冷笑一声,聊表轻蔑。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她自言自语道,“也就是说现下‘唐’已经灭了‘郑’、‘夏’,天下已经一统了。”子芩有些兴奋,早就在史书中听闻我国在大唐时期有多么鼎盛辉煌,没想到她由于“穿越”之际,竟然得以有机会能亲眼一睹大唐盛世之风采。子芩正在期待着,忽然又泼了自己一瓢冷水。“公元623年,也就是说还有三年才到‘玄武门之变’。一代明君李世民要等到武德九年才能登基,然后才能一路打怪升级、开山破土,一步步建造起这繁华强盛的大唐。那我现在出去能看到哪门子的风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