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遂见田豫面容平静,气度雍容,虽然身材不甚高大,站在那里却渊渟岳峙,宛如一座大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田豫身后的陈到、周泰皆是熊虎之将,手扶刀柄,双目炯炯,毫无惧色,似乎只要韩遂有不轨之举,就要拔刀上前血战。
哪怕前面是数千甲兵,也视死如归,宛如等闲。
韩遂不由气沮:
刘备麾下英杰何其多也!
罢了、罢了。
如今困守长安,已成笼中之虎,无处可逃。
满腔雄心,俱成泡影。
韩遂突然越众而出,快步上前,孤身一人来到田豫面前,拜倒在地,口称:
“罪臣韩遂,拜见天使!”
韩遂目光朝下,没有听到田豫答复,也没有接到搀扶,心中不由升起惊惧:“莫非田豫敢就此擒斩自己?”
脸上汗水涔涔而下。
想要翻身而起,奔回阵中,又犹豫再三,最终没有动弹。
仿佛过了半日时光,韩遂耳中才听到田豫声音从极远处飘飘忽忽传来:“韩公弃暗投明,陛下正欲大用,何罪之有?”
韩遂一颗心落了下来,对田豫后面的声音也听得清楚了些。
其实田豫只是略一停顿,一切都是韩遂的错觉。
田豫从怀里取出圣旨,大声读道:
“皇帝制曰:
金城韩遂,知兵晓战,娴熟军事。其以遂为兵部尚书。”
韩遂身体一颤,恭声道:“臣接旨。”
自此君臣分定,关中平息。
长安城门大开,汉兵列队而入,各守四门、要地,替换原来守兵。
田豫封锁“皇宫”,派人将刘民等押解去洛阳,交给刘备处置。
带韩遂、韩续等出长安,至高陵城下,呼成公英出降。
成公英看到韩遂,在城头拜倒,痛哭流涕,开门出降。
田豫征成公英为参军,成公英不受。
韩遂劝之再三,成公英始领命。
田豫命陈到率军护送韩遂全家东下,去见刘备。
对入关中后收降的关中兵,以及韩遂留下的长安城中守兵进行整编。原合计一万五千多人,皆为精壮。
田豫将其精简为五千多兵。
裁撤下来的士兵转为军屯,在陈仓进行屯田。
田豫根据刘备继续征讨河西的命令,留荀攸、刘馥督公孙方、李质及新编关中兵留守,亲率吕布、周泰、陈禄三军及杨阜、姜囧三千兵西上。
公元196年秋,田豫至冀城。
檄书至安定、北地,二郡皆降。
田豫派使者向刘备请示,建议先平陇西宋建,再平阎行、张猛。
阎、张都在河右(黄河之西、之北,此处黄河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宋建老巢却在黄河之南。
若攻宋建,阎、张救援不便。
刘备复信同意,命田豫便宜行事。
田豫的职位变成“都督凉州诸军事”。
臧霸卸任太原太守一职,加衔“都督河东、并州军事”。太原太守由原陈相骆俊担任。
刘备平陈王刘宠后,将骆俊征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后一直带在刘备身边。
骆俊以前郁郁,不肯效命,随着时间流逝,在刘备诚心感化下,也逐渐转变了心思,开始积极参政,出谋划策,深得刘备赞赏。
田豫卸去的河东太守则由董昭继任。
董昭担任济北相两年,治政刚柔并济,政绩突出,转任此大郡。
并州九郡。
上党在袁绍手中。
北部朔方、五原、云中三郡已成了匈奴、鲜卑牧马之地,朝廷多年未管,郡守、县令等要么逃散、空置,要么与胡人沆瀣一气,成为其附庸。仍留该地的汉人与胡人杂居、通婚,也出现胡化的趋势。
刘备实控太原、雁门、定襄三郡以及西河、上郡南部。
雁门太守仍为郭缊,定襄交给郭缊兼管;太原太守骆俊,西河太守任铨,上郡太守张既,河东太守董昭,皆是今年陆续任命的能臣。
任铨自鲁相调任,张既自河南郡丞调任,董昭自济北相调任。
在治理胡患方面,并州为重中之重。
西晋灭亡,就是由并州匈奴而起。
并州若大治,完全可以自太行出奇兵直击袁绍腹心。
刘备未雨绸缪,已在安排数年后北伐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