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战起蓟北辽东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今晚,你准备怎么对待面前的美人呢?

刘备大笑。

要是一般的女子,听了刘备的调笑,大概率是不回应的。而蔡琰,虽然羞涩低头,却勇敢地回应了刘备,怎不让刘备心中欢喜?

一夕欢愉,琴瑟和鸣。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次日,天色微明,刘备仍旧以莫大的毅力起床。

在宫女服侍着洗漱完毕后,刘备先在羽林卫陪护下,做些导引、拉伸,然后是十里慢跑。

导引、拉伸动作都是刘备请华佗留下的,结合了华佗所创的“五禽戏”以及刘备后世所学。

刘备每日清晨均坚持锻炼,持之以恒,无日或辍。

戎马倥偬的生涯、日理万机的辛劳,虽然让他面有风霜,但筋骨康健,远胜同龄之人。

最宝贵的永远不是什么技巧,而是意志。

只要精神如铁,意志如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半个时辰后,刘备与梳妆完毕的蔡琰一起用了早膳,自去办理政务。

刘备拿起一封奏章,是陈郡太守石韬奏报的袁氏兼并土地之事。

他放下奏章,皱眉思索。

陈郡袁氏,可不是一般门第。

天下二袁,汝南袁氏,陈郡袁氏,乃是出自一脉。

袁氏老祖宗袁良,西汉时举明经,平帝时(公元前1年即位)任广陵太守。袁良一子袁昌迁家到汝南,开启汝南一支。袁昌之子即为袁安。袁安之孙袁汤,袁汤之孙为袁绍。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成了天下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

陈郡袁氏,与汝南相比,则略见逊色。袁良幼孙为袁滂,与袁安齐辈,但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袁安在汉明帝时官至司空、司徒。袁滂则是在灵帝时官至司徒。

袁滂之子即现为刘备庐江太守的袁涣。

同样一个老祖宗,汝南袁氏已传到第七代袁绍,身为诸侯,割据数州;陈郡袁氏才传到第四代袁涣,官拜太守,执政一郡。

袁涣比袁绍的爷爷还长一辈。

袁涣有堂弟袁霸、袁徽、袁敏等,皆一时俊彦。

袁家开枝散叶,亲戚盘根错节。

袁滂与蔡邕之母是兄妹,袁涣乃是蔡琰的表舅。

蔡琰既然成了刘备之妃,袁涣便也成了皇亲国戚。

唔,从这条线算下来,刘备还是袁绍的爷爷辈呢。

总而言之,处理这种大家族还是要谨慎。要就事论事,不能随意扩大打击范围。

奏章上有尚书令华歆的意见:“臣窃以为宜穷其情状,秉公办理。”

刘备在华歆意见上画了个圈,批复曰“可”。

兵部尚书任燠在奏章中引用马援的话道:“

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

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

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

民有马一匹者,可免二口之徭役。”

奏章上有华歆的意见,他表示反对,认为“中原养马,靡费过重,得不偿失,不如鼓励农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备批复道“交由兵部、军谋部、军备部复议,三日后廷议。”

刘备是支持民间养马的。

建立大规模马场,以官府现在的财力一时难以办成,鼓励民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即使民间之马不能作为战马,作为驮马也能有益于军事。

等过个两三年,经济有所恢复,就可以着手在河套地区养马了。

周泰从前线撤回后,再次回转西河郡,徐图渡河,经略河西之地。

这并非易事,汉室衰微,河西草原早沦入诸胡之手,羌胡人口远超汉民。

这也是镇西将军田豫的任务之一。

朝政繁琐复杂,还没处理几桩事务,就到了午间。

黄门侍郎提示用膳。

刘备吃了午饭,散了会步,下午去枢密院处理军务。

枢密院设在皇宫西北角,是刘备新设的机构。

以前刘备为左将军时,治下政务、立法、司法三部,三部下有十一司,如今十一司皆升格为部,政务三部则升格为院。

汉朝三公为司徒、司空、太尉。

刘备不设太尉,原太尉职权分解成军政、军谋、军备三块。

司徒和司空予以保留,但这两个职位的职权跟之前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司徒原来是掌人之官,负责政务,与宰相类似。刘备将司徒的职权实质上变成了大法官,为立法院之长官,负责制定律令和法条,下辖士部和民部两个部门。

司空原来管筑城、沟渠修路,大禹曾为司空,后逐渐增加职责,有点类似工部。刘备将司空变成了监察长,为司法院之长官,负责监察、检察、刑罚等职责,下辖警部、侦部、刑部三部。

政务院,由单独设立的尚书令执掌,权力极大,下辖礼、吏、户、兵、农、工六部。各部奏章、政令等可以直接送皇帝,但也要同时抄送尚书令,尚书令要先草拟自己意见,供皇帝决策参考。尚书令相当于简化版的宰相。

枢密院则未设长官,或者说长官就是皇帝。

枢密院实行轮值制度,由军政、军谋、军备三部尚书轮值主持,但三部相对独立,一部尚书不能干预他部事务。因此在某一部尚书轮值时,其他两部一般也都派侍郎值守。

军政三部机构繁杂,人员庞大,其真正办公场所在皇宫之外,建有专门的府院,守卫严密,戒备森严。

今日枢密院是军政尚书贾诩当值。

刘备问贾诩:“袁本初今破公孙度,拓土数百里,何以应之?”

刘备说的是刚发生的幽州战事。

张燕、徐晃、卫靓击破幽州军于代郡,急袭桑干县,一鼓下之。

三将计议道:“袁熙新败,幽州胆寒,当趁其军心不稳之际,迅速夺取上谷,奔袭广阳。”

于是在河洛激战之时,张燕等经当城、雊(g)瞀(o)东袭上谷,先破涿鹿,军逼上谷郡治所沮阳。

代郡、上谷诸县见刘备军兵威如此骇人,士民震恐,代县、潘县皆降。

张燕等大耀兵威于沮阳城下,本以为能逼降沮阳,进而急袭居庸关,不料上谷太守李立李建贤却是个能吏,非但不降,反而激励士卒,据城固守。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张燕等猛攻沮阳不下,派偏师奔袭居庸关也未能取得成功,只得暂时放弃夺取广阳的打算,转为经营代郡、上谷,争取扎下根基。

李立凭沮阳、居庸二城及居庸关,苦苦守住上谷郡一隅。

殄寇军军师傅咨、骁骑军军师管未以为可遗书燕王公孙度,请其西上,夹击幽州。

傅咨的打算是:若能与公孙度并力破幽州,自然大善;若不能,也可令二者皆疲。

公孙度已尊刘备年号,因此被封燕王,可以算作刘备之臣,与傅咨等同为己军。

傅咨对公孙度怀有敌意,不是其个人想法,而是大多数将士的心思,那就是:我等是要扫灭诸侯,混一宇内的。公孙度等慑于形势畏服,非真服,属于以后要击灭的对象。

现在若能趁机削弱公孙度,何乐而不为?

公孙度闻讯,果然心动,派大将柳毅自徒河(今锦州)南下,进入辽西郡,沿着辽西走廊进军,一路击破诸坞壁,直扑临渝(今秦皇岛)。

临渝位于辽西走廊的南端,过了临渝,前面地势便变得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