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新产品预算超支解决方案

“那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可以加大对贵公司配件的采购量,但前提是您能给予我们一定的价格优惠。这样一来,虽然单价降低了,但总体的销售额可能并不会减少,您也能获得更多的订单,提高产能利用率。”陆景琛试图提出一个双赢的方案。

供应商负责人犹豫了一下,似乎被陆景琛的提议所打动。他与身边的几位同事低声商议了几句后,说道:“陆总,您的这个提议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核算成本和利润。这样吧,给我们三天时间,我们会仔细研究这个方案,如果可行,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陆景琛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知道,这三天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他和叶璃,还有采购部的经理孙泽川一起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让供应商他们商量一下,毕竟也不差这三天,他们都站起身来,与供应商负责人握手道别:“非常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我期待着您的好消息。”

回到公司后,陆景琛立刻召集了高管团队,将谈判的情况详细地告知了大家。众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忧虑,但同时也充满了期待。

“这三天,我们不能干等着。”陆景琛说道,“程昊,你负责带领团队全面梳理公司的内部开支,按照之前的讨论,找出可以节约的项目,制定详细的节流计划。孙泽川,你继续关注市场上其他供应商的情况,看看是否有更合适的合作机会,同时与我们现有的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动态。李曼,你重新核算一下公司的财务状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应对预案,确保公司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转。李诗涵,你带领研发团队对产品进行优化,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看看是否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一些生产成本。”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公司上下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程昊的团队日夜奋战,对公司的各项开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从办公用品的采购到员工的差旅费用,从市场营销的投入到办公场地的租赁,每一个项目都被重新审视。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节流措施,比如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培训,优化办公用品的采购流程,鼓励员工采用线上办公方式,降低差旅频率等。这些措施虽然看似微小,但如果能够全面实施,将为公司节省一笔可观的开支。

孙泽川则四处奔波,与多家供应商进行了接触和洽谈。他了解到,市场上有一些新兴的供应商,他们的配件价格相对较低,但质量和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孙泽川并没有急于做出决策,而是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样品,带回公司与研发团队进行评估和测试。他深知,更换供应商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必须谨慎对待,不能因为一时的价格优势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的风险。

李曼在财务办公室里,对着一堆财务报表和数据,反复核算和分析。她根据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案和资金筹集渠道,制定了多套财务预案。这些预案涵盖了从最乐观的供应商降价、内部节流成功到最悲观的资金链断裂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全面的财务依据。

李诗涵带领研发团队加班加点,对手机产品进行了深度优化。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找到了一些可以替代高价零部件的方案,同时对产品的电路设计、软件算法等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能效比。虽然这些优化措施不能完全解决成本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为产品的升级换代奠定了基础。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陆景琛、叶璃和孙泽川再次来到了供应商的公司。他的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有些忐忑不安。

供应商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直接切入主题:“陆总,经过我们的仔细研究和核算,您提出的加大采购量换取价格优惠的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们可以在部分配件上给予您 5%的价格优惠,但前提是您需要在未来一年内将采购量提高 20%。”

陆景琛心中一阵狂喜,虽然 5%的价格优惠幅度并不是很大,但对于目前资金紧张的公司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帮助。而且,提高采购量虽然是一个挑战,但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目标。

陆景琛坐在巨大的会议桌一端,眉头紧锁,手中的笔无意识地在文件上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他的旁边,孙泽川和叶璃正襟危坐,眼神中透着同样的忧虑,他们小声的议论起来。

供应商负责人看见陆景琛他们在议论什么,就对陆景琛他们说有事出去了一下,就走出来会议室。

小主,

“他们提出 5%的价格优惠,条件却是未来一年内采购量提高 20%。”陆景琛终于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烦躁,“可现在他们资金紧张,手机销量又还是个未知数,我们怎么能盲目预支后面的生产量?这风险太大了。”

孙泽川微微点头,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沉思片刻后说道:“我理解他们想让我们缓解资金压力的想法,但我们也不能不顾自身情况就答应。我记得好像还有一家供应商,之前有过一些接触,或许可以考虑和他们谈谈。”

叶璃轻轻咬着嘴唇,目光在陆景琛和孙泽川之间流转,说道:“和新供应商合作,虽然可能解决眼前的难题,但也意味着要重新建立合作关系,磨合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问题。可继续和现在这家合作,按照他们的要求,一旦销量不佳,我们的库存压力和资金占用会非常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