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洋接着说道:“谢谢鹿董事长的肯定,我们计划下一步让无人机在多机组配合的前提下实现联合载重训练,通常无人机自身配重和载重都是有限度的,在目前的实验情况来看,单机载重有限,我们计划模仿蚂蚁搬家的协同效能,让多机组实现联合载重。目前实验情况来看,单数机组成功率较稳定,但系统配置参数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鹿方宁直接插入一句:“仿生——蚂蚁搬家?思路听着可以,但是据我所知,蚂蚁也很厉害的,不是那么容易被我们模仿的。而且实验中的载重物通常都是四四方方的,我们实际的载重物通常都是有长有短、或圆或方的,载重物的形状不同,就会影响你们无人机的编组,这个,我建议你们可以放在编码的部分考虑一下。”
鹿方宁的问题一出,项目组很快开始数据建模分析,同时参与项目验收的其他人员也开始了窃窃私语,显然鹿方宁的问题来自于工作实践,但实验范围尚未达到,这对项目组提出了新的问题。
罗一洋的反应很快,很快回到发言区拿起麦克:“您好,董事长,刚才您提到的载重物重量分布的问题正在进行数据建模,预计完成时间为25分钟,但这个数据即使出来了也需要重新验算和验证,感谢您的宝贵建议。”
这个反应很快收到了全场的掌声,包括在场的所有项目小组测试人员、公司高管,当然最后的镜头还是鹿方宁和凌睿夫妇。
新闻报道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可凌母她们明显没看够,又追着问凌睿:“哎哎,这么短啊,后来这个怎么说的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凌睿温和的回答道:“方宁挺满意的,洋洋反应的很快,直接就通过验收了。”
凌母有点不放心的追问:“方宁知不知道她是罗老师的女儿啊?你没跟方宁打个招呼的?”
母亲的反应并没有让凌睿觉得意外,于是,凌睿很平静的回答母亲:“以前没有和方宁说,昨天才跟方宁提了一下,她的反应和您差不多。”
凌母叹息:“罗老师帮了我们好多,我们能做点什么就尽量做点什么才好。你尽量跟方宁打个招呼,可以的吧?”
凌睿看凌母说的这么委婉,也知道母亲的顾虑,连忙说道:“方宁那么聪明,我提一次,她就懂得了的,您不用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