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段时间,李晨萱下班也专门过来瞅瞅,一开始她骑着共享单车不往跟前凑合,可发现宋喜乐风风火火地在摊位前忙活,好多人排队扫码儿付款,她遥遥张望,内心也有些蠢蠢欲动。
干这儿,真能赚钱?
还是有点丢人!
有了这帮同学来摊位儿前,还有老邻居们过来捧场,生意倒是像模像样的,至少比想象的要好一些。周伟红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只要动脑子、肯吃苦,总能赚到一碗饭钱,只是自己吃过这样的苦,总不希望孩子吃,同时更希望孩子有出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王桂兰一开始不理解宋喜乐摆摊儿这个事儿,可后来发现买的人竟然不算少,虽然赚得不多,都是几个辛苦钱,但是这不是刚开始吗,总比没有这笔进项,天天在家里两饱一倒强。她倒是真心欢乐起来了。主要是吧,她发现儿媳妇干的这个活儿,自己也能帮把手。早上,她送完孙女上幼儿园,就能过来替儿子,没多久亲家公就来了,然后是儿媳妇,后面亲家母也来了,很多时候李晨萱的父母也来帮忙,等于这个小食摊儿,一大家子人跟着干,好像也没想象的那么辛苦。
宋喜乐和婆婆的想法是一样的,她从心里面觉得这些老人们,哪里是别人口中的负担?最起码在这件事儿上,就算是负担,那也是甜蜜的负担啊。五个老人轮流帮着盯摊儿,还有老公和侄子帮着干力气活儿。张溪语小朋友穿着公主裙给妈妈站台,吸引了不少幼儿园孩子妈妈的目光。这可是实实在在的cosplay,生活版的乐高大玩具。
这天很晚的时候,大家都回家了,张冀今天要加班,宋子祥留下来帮小姑收摊儿。路灯下,少年认真地问她,自己组织来的同学对她生意有帮助吗?
宋喜乐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那当然太有帮助了!要没有你的这些同学们,这小摊儿根本撑不起来。你看周围竞争多激烈呀。就算是你姥爷的手艺一流,可别的摊位儿可都是干了好久的,熟能生巧懂吧?人家有自己的固定客户,别人想抢生意挺难的,多亏了你呢!”
宋子祥立刻激动了起来,宋喜乐看到半大小伙子的肩膀都微微颤抖了。她想了想问:“宋子祥同学,你是怎么做到让同学都来捧场的?”
宋子祥脸上又出现了久违的自信:“我学习好,在班里经常帮他们讲题。而且学校就是以成绩论,学习好的就有威信,就有号召力,我最近两次考试都是年级前十五,班级第五,自然有影响力。”
“以前就想着等我老了的时候,我侄子能拎着点心上楼看看我。”宋喜乐嘴角都咧到耳朵根子了,“没想到我这还青春年少、貌美如花呢,这就得了大侄子的济了。”
宋子祥再怎么少年老成,这时候笑得也跟个小孩子似的。在宋喜乐眼里,就算他180了也是当年追着姑姑要抱抱的小豆丁,还是被小姑捉弄,被蒙上花头巾在地板上转圈圈的小屁孩。以前她是家里家最小的,大侄子降生了,她成为了长辈。因为很长时间全家都拿她当小孩儿,所以她一直特别珍惜在侄子面前长辈的身份。
过去父母条件不太好的时候,宋喜乐的小姑满足了她青春期一切的虚荣心,日子比班上大部分同龄女孩过得都滋润。等到宋喜乐自己当姑姑的时候,她很好的把这个习惯传承了下来,发了工资看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衣服就想着给孩子们买。只是她还没有来得及报答自己姑姑什么恩情,侄子先一步回报她了。
宋子祥跟弟弟不一样,他只是有时候比较“愤青”,想不明白的事情,别人很难讲通,但是绝不吹牛。他从小在学习上就很有天赋,在初中打比赛的时候很多高中理科的知识都学过了。再加上自己自学恶补,复课后很快就追了上来。现在唯一有些落下的仅仅是语文和小四科,大部分都是背诵的东西。他的数理化单科成绩都是班级第一,年级前几。现在不能轻视任何人和事,但是放在初中的时候,考到这个学校和这里的同学竞争,确实是降维打击。
宋喜乐看着高个子但是身形单薄的少年,她忽然就想起了小时候,哥哥站在路灯下教育她不许欺负邻居小朋友的情形。
像,简直是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