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三部如此说也是因为有私心,想着此女子要是进京来,那他们就能轻易的拿捏在手,有的还想让家中儿子纳其为妾室,以后种多少粮食他们也有份,多少功劳都能揽在手。
毕竟这可是一年两熟啊,简直是前无来者后无古人!
谁能娶到这样的女子,就是为家族后代积德,还能让家族更上一层楼,谁不想啊!
大司农非常不屑他们对一个女子如此算计,跨步上前:“启奏圣上,微臣不建议将此女子宣入京,此女子既然能让水稻一年两熟,一年种出三十万斤的粮食,何愁种不出更多的粮食?王朝上下众多田地都可任由她施展,以此种出更多的粮食。”
“但是如果将她宣入京的话,那就是大材小用了,毕竟京都如今的田地都是有限的,不足以让此女子发挥特长,反而会压制其能力,所以微臣的建议是,还是让其在外种粮最好不过。”
此话一出,刚才上奏的三位尚书齐齐望了过去,其中一位眼神尤为不善。
大司农当做没看见。
就只许他们说,他就说不得了?什么道理。
其他蠢蠢欲动的官员听到大司农的话后安静了许多,他们还是先不站队吧,先看看再说。
元永帝点点头。
“大司农的话有些道理,大家认为呢?”
先前眼神不善的那位,也就是户部尚书,跨步出列:“微臣启奏,大司农的话的确是那么回事,但是如果放任此女子在外种粮,谁又能保证她的安危?要是被敌国发现我朝有那么一位会种田的女子,万一起了什么心思怎么办?我们在京都可谓是防不胜防。”
“此女子用的好是我朝之大器,但稍有不慎就能给我朝带来灭顶之灾。试问这么一个能徒手生粮的女子要是落入他国,为他国所用,为他国种出几十万斤或者上百万斤甚至上千万斤粮食,壮他国之兵力,那我朝岂不是危在旦夕?”
此话一出,引起半数官员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