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何晓晓家就是苏若烟外祖母的娘家,苏若烟跟何晓晓在血缘上还是有着那么一点关系的。
苏若烟这才明白,为什么爹娘都是这副表情。
“可外祖母家不是翰林院侍读吗?”苏若烟不解道。
苏询和何氏对视一眼,苏询道:“当值翰林院侍读的是你外祖母的爹。”
苏若烟低下头,仔细盘着这里头的关系,没等苏若烟理清。
苏询又接着道:“你外祖母的爹已经去世了,现在家中在京里当值的是何治何议郎。”
苏询和何氏在进京几天后开始打听,翰林院何侍读,在找了一圈人,都没有发现又这个人。
晚上苏询和何氏就在想何侍读的年纪,是不是已经告老返乡。
第二天,苏询就按照这个方向向同僚们打听,最后有一个符合的,姓氏、年纪都差不多。
但同僚们告之,此人三十几岁的时候,死在青楼女子的肚皮上。
苏询就打听家中可否还有其他人,然后得知何治就是。
自从何侍读死之后,没有人在朝中任职,何家就一落千丈。
何治的父亲,当时还在准备春闱,何侍读的死对他的打击不小,最终春闱落榜。
后也寻找过何侍读的同僚,希望能够帮忙求的当差,大多数都不愿意见面,愿意见面的不愿意帮忙。
而苏若烟的外祖母一路流落到清州,后结识何景山,当时的朝堂正是动荡的时候,再加上路途遥远。
外祖母就与自己生母的断了联系,并不知道这些。
后来何治的父亲也试过依旧是没考上,最后只能认命,去当了个夫子养家糊口。
何治从小就下苦力,最后也是中了榜,入朝为官。
苏若烟听闻这些也是唏嘘不已,竟落的这种下场。
何氏附和道:“可不是嘛,这何治还是不错的,你也可以跟何晓晓多来往。”
苏若烟点头,随后又跟苏询说了一会儿就回自己院子。
路上还在想,何侍读想将自己的外祖母送给同僚当小妾,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是这种结果。
也不知道外祖母的生母怎么样,改天要跟何晓晓打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