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书,在这场风波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备受指责唾弃。
娶苏念微为侧室当日,虽仪式办得也算体面,红烛摇曳生辉,宾客满堂祝贺,
可众人私下的议论却如芒在背、如针穿心。
苏家宾客席上,苏念微的兄长强忍着怒火,双手握拳,指节泛白,
目光似要将沈砚书看穿,恨不得当场带妹妹走,远离这是非之地;
沈家旁支则摇头叹息,感慨家门不幸,好好的一个家被折腾得乌烟瘴气。
女眷们围坐嗑瓜子,对苏念微评头论足,既艳羡她年轻得宠,
又嗤笑她侧室名分终究低人一等,往后在这深宅大院里有的是苦头吃。
苏念微嫁入沈家后,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沈砚书对她百般呵护,柔情蜜意,可随着家族生意再陷困境,
压力如山倒,沈砚书难免急躁,两人间也渐渐有了摩擦。
苏念微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望着窗外高悬的明月,心中忐忑不安,
害怕自己走上苏御锦的老路,被无情抛弃。
而京城的茶馆酒肆里,说书人一拍醒木,
将这段故事添油加醋地讲述:“列位看官,您瞧这沈家的事儿,当真是情薄如纸啊!
苏御锦那般烈性女子,落得和离下场;
苏念微看似风光,实则在这深宅大院里步步惊心……”
听者们或唏嘘感慨、或愤慨难平,这三人的故事,就这般在京城的烟火气中,
被反复咀嚼,久久不散,成了一段难以磨灭的传奇,时刻警醒着世人,
情之一字,最是难测,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在京城这方繁华又复杂的地界,苏沈两家那两女一男之间纠葛的事儿,
虽说在明面上已经强行画上了句号,两家的长辈们也都严正下令,
严禁家中任何人将此事外传,试图把这桩家丑牢牢地捂在门内,
不让外界窥探到一丝一毫。
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呀,哪怕没有谁刻意去宣扬,
那众人旺盛的好奇心和那如神探般的吃瓜心理,就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仅凭一些蛛丝马迹,再加上偶尔从两家下人嘴里不经意间漏出的只言片语,
竟也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拼凑还原到八九不离十。
街头巷尾的茶馆里,那些个平日里就靠一张嘴、一把折扇博人眼球的说书先生,
虽说不敢指名道姓地讲,但那故事里的情节,任谁听了都能对号入座。
只见那说书先生摇头晃脑,手中折扇一合,拍在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