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丫鬟无意间透露厨房管事与某位对她心怀不满的族中子弟走得近,
苏念微便将这一信息暗暗记在心里。待时机成熟,她写了一封言辞恳切、
条理清晰的信,详述自己来到别院后的饮食待遇变化,以及所听闻的背后缘由,
小主,
托人悄悄转交给沈老太爷身边最得力的亲信,并请求亲信在合适的时候呈递给老太爷。
她明白,直接出面告状容易落人口实,借助他人之手迂回行事,
既能达到目的,又能避免给自己招来更多麻烦。
对于沈砚书的疏离,苏念微虽心痛不已,但她并未一味地哀怨自怜。
在沈砚书难得前来的时候,她不再哭诉自己的委屈,而是强装笑颜,
温柔地与他分享腹中孩子的点滴变化,唤起他作为父亲的柔情与责任感:“砚书,
你摸摸,孩子今日似是动得格外欢快,想必是知晓父亲来看望,高兴着呢。”
同时,她还会旁敲侧击地提及别院中的一些困境,
以寻求他的支持:“近日这院子里的嬷嬷们教导甚严,我虽尽力学习,
却仍怕有所疏漏,你若有空,能否帮我问问老太爷,
可有什么更便捷的法子让我尽快熟悉规矩。” 通过这种方式,
既拉近与沈砚书的距离,又让他在不经意间为自己在家族中发声。
面对府里那些恶意的流言蜚语,苏念微选择主动出击。
她开始频繁地与别院周围的邻里交好,这些邻里虽大多是普通百姓,
但消息传播迅速。苏念微时常带着自己亲手做的一些小点心、绣品去拜访,
与她们聊天时,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在沈家的身份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用真诚和善良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如此一来,流言蜚语再传到别院时,
往往已经变了味,甚至有不少邻里开始为她打抱不平,舆论的风向渐渐有了微妙的转变。
苏念微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坚韧与柔情,在这重重刁难中艰难前行,
一步一步地为自己和孩子挣得生存的空间,等待着名分确立仪式带来的转机。
ps:原来觉得只要沈砚书对她好,其他都会好,现在才发现,生活并不如此。
这一章作者有话说,不知道怎么用不了,有些奇怪,就占用正文一些字数。下来研究一下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