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很快散去,只留下年轻人不是很懂,挠着头想不明白。
在古代京城的暮色里,缓缓沉入地平线,将天际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紫罗兰色,随后渐渐暗淡,转为深沉的蓝黑。
在这幽暗的天色中,一位身着朴素却整洁衣裳的人,骑着一匹毛色油亮的骏马,在出城的路上。
马蹄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
与此同时,城墙之内,皇宫巍峨耸立,金碧辉煌,与城外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宫墙之内,灯火通明,宛如白昼。
这些灯火不仅照亮了宫殿的每一个角落,也映照出宫中人影绰绰,忙碌或闲坐,各自怀揣着不为人知的心事。
之后几日,洪启帝百年之后,和荣贵妃合葬的事情,在各府中,掀起了不小的涟漪。
“容贵妃再是有荣宠,不过也是一个妾室,怎么能和咱们皇后娘娘相比,老夫人,皇上这是打咱们尚书府的脸面。”嬷嬷满脸不忿,见到老夫人脸色不好,转而说道:“还好当时,老夫人您把淑妃娘娘送进了宫,这几日老奴听说,七皇子要继承大统,现在京城和皇宫里,就是太后娘娘,也很看好七皇子,老夫人咱们尚书府,怕是又要更进一步。”
老夫人,面容虽已沧桑,但眉宇间透露出的威严却让人不敢直视。
嫡亲的女儿,是后宫之主,这份尊贵与荣耀自然也让老夫人身价倍增。
然而,这份尊贵并未给寿安堂带来应有的欢声笑语。
平日里,儿孙们因敬畏老夫人的威严,鲜少踏入这幽静的院落,难免显得有些冷清。
老夫人的三个儿媳妇毕恭毕敬,尽心尽力地伺候着她,但总归是敬着端着。
所以时间久了,老夫人便免了后辈的请安侍奉,也导致寿安堂更是冷清。
能够陪伴老夫人说话解闷的,只有跟了她多年的老嬷嬷了,所以此刻也没有藏着掖着直言道:“呵,你知道什么,她虽然姓周,是我的亲生女儿,但早年间的一些误会与分歧,已经让我们尚书府与她离了心。如今,她的儿子能够登基为帝,这对于我们尚书府来说,究竟是福是祸,还真是难以预料啊。”
老嬷嬷听后,也不由的想到这些年,确实淑妃娘娘逢年过节礼,都是中规中矩。
让人挑不出错,而身边的人,连带七皇子鲜少来往。
不免担心起来:“老夫人,这可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