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甘蔗在郭盛安的观摩下栽种完成,郭家人才回到临水村。

郭家一辆马车二辆驴车风光回来,如同衣锦还乡般,在临水村热闹了许久。

郭盛安见人多,闭门谢客。

村民们也不恼,扭头就搭上老房子那边。

郭昌珉和大小周氏可劲儿炫耀。

玉轩玉凤大了,郭昌珉便抱着墨宝满村转悠,见有同辈同宗的兄弟,被问及避暑山庄的情况,别人问啥他答啥,回话的时候看着本分,语气透着炫耀劲儿。

“还是郭老四你会生啊,出来个郭大郎这样的人物,把你接到山庄去避暑,那可是那些富商老爷才有的待遇。”

“是啊,看看我们年龄相当,我可看着比你老多了。你还抱得动小娃娃……我就只能牵着孙子孙女们,我可抱不动他们。”

“咱临水村百年都难出一个郭大郎吧?”

“可不是嘛。”

也有看不惯郭昌珉红光满面的,专找对方深处的痛处戳:“还是郭大郎大方啊,当初郭老四怎么偏疼幺子的?郭大郎命险些丢了,如今还不计前嫌……到底是亲父子啊,哪有隔夜仇?就是不知道郭三郎一家子的去踪,可惜了。”

郭昌珉瞬间沉了脸色,抱着墨宝回了老房子。

其他人手肘推了下他:“疯了不成?现下郭家起来了,以后多的是活计给村里人,你逞口头上的一时之快,就不考虑考虑儿孙辈咋样?”

“哈,我儿孙还能比郭大郎差了不成?在他郭老四软皮子的大儿手下讨事儿做,还不如咱自己谋个出路。”

村里最不缺的便是长舌妇和告状狗,郭盛安很快收到风声,欣赏对方骨气的同时,也将对方儿孙作为拒绝往来户处理,以后活计肯定轮不到这家子身上了。

大周氏就比郭昌珉肆无忌惮了:“我家大郎是个孝顺的,那边有十几个奴仆伺候呢,还有个烧菜的婆子,每日一起来,我只需桌上吃桌上放就成。实在无聊了,才凑一桌打马吊……

嗐,你们不知道马吊是啥吧?哎哟,可好玩了,回头你们得空了,我教你们,权当消磨时光。”

这些农村老妇苦笑。

消磨时光?

那都是贵妇该过的生活,她们虽说掌管大家庭的公中,老了不怎么下地干活儿,但家务活儿不少,还要掌勺,一个铜板掰成两瓣花,斤斤计较这计较那,哪来多余的时光?

和大周氏又聊了几句,她们才纷纷以家中有事,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