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眯起眼睛,指着图问道:“陛下,那这三种作物的收成都能吃吗?”
“当然。”崇祯笑了,“而且稻谷填饱肚子,大豆榨油,麦子磨面,红薯还能喂牲口。你们的田里种什么,家里吃什么,都会比以前更富裕。”
围观的百姓听到这里,脸上开始露出期待的光彩。一个年轻农夫忍不住问:“那咱们咋分哪块田种啥?”
崇祯点了点头:“没问题。每块田的适合作物都不一样。等轮作开始时,朕会让人带你们去地里用简单的方法测试土壤,确保种对作物。”
他转身看向村民们,目光沉稳:“只要按照朕说的做,你们不仅能吃饱,还能有余粮存起来。你们愿不愿试?”
农民们互相看了一眼,纷纷点头:“愿意!陛下说的,咱就听您的!”
田间热闹起来,百姓开始讨论着如何分田种植,神农术带来的创新在村落中迅速传播。崇祯微微一笑,转头看向远方的田野,心中暗道:这只是个开始,轮作的普及,将是大明农业迈向富强的第一步。
“原来如此!”村长惊叹连连,转头对身后的百姓吆喝,“都听陛下的,赶紧学!”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转而看向村外的小河:“还有一件事,灌溉的水渠需要调整。”
在崇祯的带领下,农民们开始重新规划田间水利。他指挥玄卫和年轻力壮的村民开凿新渠,修缮旧渠,将原本凌乱的灌溉系统整合成一张细密的水网。神农术的感知帮助他判断水流的走向和田地的需水量,确保每片稻田都能得到均匀的灌溉。
“水渠建好后,不仅稻田受益,旱地也能种植。”崇祯指着刚挖出的主渠说,“如果再配合轮作和肥料,你们的田地将不会再荒废。”
百姓听得如痴如醉,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
几日后,试点田的初次收成开始了。村民们齐聚田间,兴奋地看着一袋袋沉甸甸的稻谷被运出田地。
“这简直是奇迹啊!”村长颤抖着抓起一把稻谷,感慨万千,“陛下的办法真灵!咱们村总算能熬过今年的饥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