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但陛下对辽东战局极为重视,如今明面上行不通,若想继续施压,只能另寻他法。”
钱怀德点点头,低声说道:
“正是如此。辽东一地表面上看是战场,实际上是政坛的延伸。我们不必亲自下场,只需借助当地的士绅与商贾之力,便能让袁崇焕后方生乱。”
另一人疑惑道:“大人是指士绅与军粮供应?”
钱怀德露出一抹冷笑,轻声道:
“没错。袁崇焕为了确保军需,不惜与辽东士绅发生冲突,甚至强制征收粮草。这些士绅表面上不敢反抗,实际上早已怨声载道。”
“若能让他们在军粮供应上稍作手脚,辽东军心必然动摇。等到战场上出现一丝败象,我们再以‘后勤不济’为由,让袁崇焕难辞其咎。”
与此同时,京城的茶馆、酒楼中,关于辽东的流言悄然传开。
“听说了吗?辽东那边士绅怨声载道,袁崇焕强征军粮,闹得民不聊生。”
“火器虽强,但太过烧钱。朝廷都快没银子了,哪还能打持久战?”
“难道真要为了边关之事,把整个国库都掏空不成?”
这些言论如燎原之火,从街头巷尾迅速传到士绅宅邸,甚至渗入朝堂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辽东战事的意义产生疑问。
御书房内,崇祯坐在案前,翻阅着一封刚刚送来的密报。这是玄卫从京中收集到的关于辽东流言的详细情报。
“军粮短缺,士绅不满,流言四起。果然是有人在暗中煽风点火。”崇祯冷声说道,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站在一旁的玄卫统领拱手说道:
“陛下,初步查明,这些流言与钱怀德有一定关联。他暗中联络京中的士绅商贾,意图利用他们掣肘辽东军需供应。”
崇祯闻言,将密报重重拍在案上,声音低沉而凌厉:
“钱怀德……你真当朕的朝堂是任你随意摆布之地?辽东战事攸关国运,任何敢在此时挑事之人,朕必让其付出代价!”
他转头看向玄卫统领,语气冰冷:
“传令下去,密切监视钱怀德的一举一动。若有确凿证据,立即拿下!”
玄卫统领领命而去,御书房内再次归于寂静。
夜深时分,京城的寒风中透着刺骨的凉意,暗潮在风雪中悄然涌动。
崇祯站在窗前,望着宫墙外的漆黑夜幕,双手负在身后,目光深邃如渊。
“袁崇焕,你守辽东,朕守京城。你若无畏刀剑,朕便清除朝堂毒瘤。内外联手,才能让这片江山重焕光辉。”
风声呼啸,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低声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