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只淡淡地看了一眼,便道,“穆将军,你收着吧。身在边境,比我更用得上。”
穆骛闻声立马俯首,“这不妥,臣愧收。”
林知没再看他,只道,“罪孽既已犯下,应当多思弥补之策,推脱是无用的。”
穆骛道,“先生有何吩咐只管差遣,臣与犬子二人只盼能立功赎罪。”
“穆将军戎马一生、大义凛然,我心中明了,想必将军也是看不惯暴虐之人诸多横行霸道之行径的,我将鹰玉赠予将军,是为保将军一命,同时,希望来日能回京者,唯将军一人。”
朝廷文书上,来的大将有英王韩城、中将军袁集、中将军穆骛,以及其他副将中郎将,同个阶位的,就三人。
林知想将韩城和袁集的命留在这里。
那个人也想。
穆骛已然是被推到刀尖之上了,他抱拳应道,“臣领命。”
林知看了远处的穆逊一眼,“曾家欲以祭奠已故将军曾励为由回去,你借故也让穆小将军回去吧。他年轻气盛的,留在这里也于事无补。”
穆家只有穆逊这么一个独子,若是他也折了,那穆家的香火可就断了。
穆骛赶忙道,“先生想得周到,臣替逊儿谢谢先生了。”
“是我该谢谢穆将军。”
穆骛愧疚地低下头,半响才道,“对了,还有一事。东灵国内有一女子,曾为先皇孕有一子,如今那孩子的年岁与殿下相仿,具体是何人,先皇后也不知。不过她让臣转告先生,若先生想去寻,可从蔡家入手。”
“蔡家?为何是蔡家?”
“因为蔡国公的封号。东灵国曾派皇子前来求亲,但先皇为独子,无兄弟姊妹,为与邻国继续结秦晋之好,便召了宗室子女和世家小姐择夺,最后定下了蔡家的小姐为公主前去和亲,蔡泓也因此获封国公。先生循着这条线索去找,那位蔡家小姐若还在世,或许就能知晓如今东灵国的英才里,哪位是先皇的皇子。”
“我知道了,母后曾在普渡寺住过一段时间,她会不会也曾跟归一大师提过此事?”
“可是归一大师已圆寂了。”
“归一大师竟圆寂了!”
“是,已有月余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