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我等他下班的意思吗?等一下,我好像没说过这事啊?
见我一脸懵,他好心提醒我:“补偿的事,我说过下班后就告诉你的吧?”
果然他之前说的还真不是玩笑呢。(微笑.jpg)
20
九点过半,我们再一次来到了米花酒店。从波洛离开后他告诉我要重新回来这里,到如今在观光电梯内,我依然没听他提到接下来要做什么。眼角注意到白天还能看清的那栋废弃大楼此时完全隐藏在了街道的灯光阴影处,我有些失望地吐了口气。
“累了吗?”安室透关心的问候立刻送到。
因为提到那栋大楼就会引发白天的话题,我决定还是顺着他的问话回答:“有一点。”这当然不是假的,今天外出的时间是我来到赤坂家后最长的一日。意外的是,我似乎还挺容易适应这种感觉,直到他问起时才思考这个问题。
他似乎担心了,浅色的发丝下眉头微蹙:“还是我现在送你回去?接下来的事我一个人做就行了。”
“接下来的事?”我比较在意的反而是这个。“是关于案件的吗?”
我问出口就知道这是个傻问题,毕竟我们上午来到这家酒店坐观光电梯时就是为了天台那个案子。
他倒是不会吐槽我这个,而是点了点头:“嗯,下午因为时间问题没能重返现场,想补偿地再看一次。”
原来补偿是说这个啊。“是要去天台吗?”
“我下班前有联络过这里的安保人员,特别允许我们上去呢。不过你若是想回去的话我晚些去也没关系。”
侦探或者警察在推理故事里反复来到案发现场,这是很常见的剧情,毕竟有很多关键的“灵光一现”必须在现场才能想通。但我自身的经历里,上一次面对案发现场还是在书店的小巷子前,那恰好就是昨天和店员在一起时。联想到现在也是同样的配置,我有一种自己似乎成为侦探助手的错觉。
按照一般剧情来说,侦探助手的任务就是要用一句不经意的话来点醒侦探的吧?那我不在现场,不就不能破案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个,我没问题的。”此刻,我身负名侦探(的助手)的重任。
他靠近过来,笑容在电梯的灯光下越发灿烂:“那真是太好了。看,我们到了。”随着电梯的停摆,便熟练地拉住我的手,把我带出了电梯。
尽管门前还有警方拉的警告线与酒店方放置的禁止入内告示路障,我们仍然很顺利地登上了天台。与白天亮堂的视野完全不同,一来到天台,除了晚风的凉意外,像是黑洞一般深邃的地面让我一时惊呆。
“果然,夜晚的这里能见度并不是很高呢。”安室透一副早就猜到的语气,淡然地指了指一旁的地面,“还记得这里吗?这里就是尸体的发现地。”
我记得被警方的白色胶带圈起的位置,定眼一看,那里确实有几条白色的反光。可是发现尸体的那一晚,这里并没有胶带,如果不是在来到天台时有意寻找,这样一片漆黑的地面上,还真的很难第一眼发现地上有尸体。何况那一天还下着雨。
“所以尸体才没有马上被发现。”安室的解释与我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继续领着我往前走,随着逐渐走向栏杆的位置,光芒也陆续照亮了视野。酒店下方与周围的高楼有着各式各样的光源,把栏杆侧照得明亮。而相对的,回头望向发现尸体的角落,那里便更加是一片黑暗了。
“因此那对情侣也没有发现整个案件的过程……吗……”
身边的男人自言自语地思考着,被牵着的手终于松开了,我得以将双手撑在围栏上,俯视这一片夜景。
这是我第一次从这样的高度看到城市夜景。
幸的公寓也算是高层,十几二十层楼的高度对我而言也习惯了。视线里,白的黄的,红的蓝的,那不过是各种灯光而已。它们没有屋里的白炽灯那样能照亮整个房间的能力,只是在夜幕下点缀上的几笔。它们有些在流动,有些一闪一闪的,随时要熄灭了似的,还有些刚才还亮着,过了一会儿就暗了下来的。没有任何一束光会永远在那里。
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夜晚。
可是今晚,我却觉得此情此景很是美丽。
我偷看了一眼身边的男人——是因为今天不只有我一个人吗?
在幸家那间小房间中一个人欣赏这样的景象时,我想的仅仅是,那些灯光离我好远。可是现在,明明我与地面的距离更远了,我却觉得它们离我很近,仿佛只要我伸手就能触碰到……
“小心!”一只手截停了我向下探寻的左手,随着被收回的手,视线转向对方,安室透的脸上,今晚第一次没了笑容:“我若是没看到,你想做什么?”
“……呃,探一下风向。”我记得哪部外国的历史战争剧里有个聪明人是这么做的吧?
“那是诸葛孔明做的事。”他迅速识破了我玩的梗,悻然放开了手。在我以为他就这样会放过我的时候,他当然……“对了,我想这个地方就是那对情侣交构的地方了。”
……没有放过我。等等,刚才是不是又是那个敏感词?
“……这里?”
他指了指我双手碰触到的栏杆,眯眼一笑:“这里。他们应该是靠着栏杆做的吧?”
我迅速抽回手,像是躲避脏污似地转移到了他的身后,不忘抓住他的衣袖擦试一下手心的……我是说擦汗。
我听到他笑出了声。“你骗我?”
“我想的应该没错。”他倒是不介意自己的衣袖,而是抬手指了指黑暗的角落和天台大门,“你看,这里的话确实很难注意到那个角落,但是对着大门,因此才会有几位客人一上来便迅速离开。”
我努力回忆着白天看到的监控录像:“那对情侣在这里交构的期间,除了死者外还有三名客人来过,有两人是立刻离开的。”
“对,只有死者和另一位客人待得比较久。当然,我们清楚死者是死在了这里,而另一位客人,便很有可能是凶手。”他转过身面对我,开始继续讲述他的想法,“案件发生在这对情侣忘我的时候,而直到他们离开天台,也许都没有注意到尸体所在的角落。因为在周围光照的影响下,他们的视线还无法完全适应黑暗,会本能地从视线中忽略掉那些地方。”
我记得那段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
“稍微快了些呢。”安室别开视线道。
“是指杀人的时间吗?”
“啊,嗯……毕竟完全不抱有藏尸的想法,可以说很大胆,甚至到了恐怖的地步。”
“可是,不是说一般人来到天台的时候看到他们就会离开的吗?死者和凶手为什么都没有离开?”
“也许死者来到天台的时候那对情侣还没有开始……”正要推测的安室又陷入了一阵沉思。当我困惑于是否等待他思考完毕时,他很快便又望了过来,眼神中显然已是思考完毕的喜悦,“我想我已经找到凶手与死者关联的线索了。”
不不不,我还什么都没提醒呢?我作为侦探助手的闪光点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来我一定是满脸怀疑,让他又笑了一声,开始向我解释他的思路:“我们只是因为七年前的案件,还有目前死者社交圈之间毫无关联的调查情况来推断,就认为凶手一定是无差别地随意选择下手对象。可如果我们假设,凶手是与死者有分别不同的社交连接点,并且每一次都是与对方约定好时间地点,由此完成犯案的呢?”
“那个……”他能不能说的直白点?和漫画里的男人一样绕圈圈,我根本理解不了…………等等,好像也不是太难理解?
——“你是说,就好像我认识店员,店员认识毛利兰,而店员在我不知道的地方还认识幸一样。我和她们之前没有任何联系,但其实我们都认识你。而你分别和我们约在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时间下手,而警方也因为陷入了七年前案件有关的思维定式,一时无法找到连接点这样?”
安室笑着摇了摇头:“你这是什么打比方啊……虽然不该这么说,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你能理解就好。”
“那你已经知道他们的连接点了吗?”
“虽然这点还无法确认,不过我有个猜测……”
“?”
“这个等我确认了再说吧。”
“唉——”这也太吊人胃口了吧?!
“不要抱怨,很晚了,我该送你回去了。不然你的那位‘监护人’可能会生气吧。”
“可是是因为店员先生才弄到那么晚的耶……”我试图暗示他把那个答案提前给我泄底,然而,不知何时又拉住我的手的人却只是对我一笑:
“那么明天,就请让我上门亲自赔礼吧?还有,”他微微眯起了眼,“感谢你给我提醒的,谢礼一份。”
我有种不祥的预感,再这样下去,我和这个化名作“安室透”的男人,会没完没了地互相送礼到……嗯~会到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