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跟有粮哥说着找冬笋的经历。

“公子找到两颗冬笋,可是这两颗连着竹鞭,余叔一挖就挖了好多,本来我们挖了一半就收手了,架不住捆柴火的时候又发现了…”两人说的热火朝天,把东西都拿进去放好。

余婶给贺宣端来一盆水,正好擦洗一下,“公子,晚饭要炒冬笋吗?”

贺宣洗干净手,抹了把脸,“炒一盘吧,挑一半品相好的出来,我拿去送人。”一背篓冬笋,自家吃要好些日子,拿去送人就显得不是很够了。

余婶端水出去,把冬笋挑出来,家里就该做晚饭了。

贺宣在屋里换双鞋,洗完脸后,有些干巴巴的,扣了一点擦脸油,涂抹均匀,洗完脸后都擦一些,免得脸上被风吹出高原红。

冬日里,好些不注意的娃娃脸上就有红红的两块,都是皮肤嫩,被吹红的。

出了正堂,余叔已经把冬笋挑出来了,一边的都是完整的,个大肉厚,另一边的有些被锄头砍得露出肉,这种不好放,今晚就得吃掉。

用篮子装了一半多,贺宣带上小竹出去送礼,村里就于里长家和于姑母家送一些,也不用多,每家两三颗,大的两颗,小的三颗。

贺宣带出来一篮子,足有十几颗,盘溪村就让小竹去送,自己在出村子的路边上等着,制碳作坊再等一会儿就下工了,三爷爷他们会从这边路过。

贺宣交代小竹两句,跟于姑母提一下,家里人都回来了。

小竹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提醒于姑母上门去问问余婶家的意思呢?拿起竹笋跑的飞快,羞的不好见人了。

篮子放在一边,这条路是出村的大路,一般都从这边过,没看到人影,贺宣在一棵树下,找了块石头坐一会儿,篮子放到边上。

这条路一直走,过桥就到了三里村,往边上走,就是盘溪村的人家,中间是水井和磨坊。

闲来无聊,捡了块石头,在地上写写画画,自己也不知道在画什么,反正想到哪里画哪里。

村里几个小郎,大约五六岁的样子,可能还不想回家,在边上玩,看到贺宣在画东西,就凑过来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贺宣抬起头,看到其中一个,有些面熟,应该是于姑母家的孙子,至于是于大朗家还是二郎家就不知道了,“你是于姑母家的吧,怎么还不家去?”

小郎对贺宣不算熟悉,最多就看这人去过家里,之前摘柿子什么的,这个年纪的娃娃也不会带上,几个小郎挤在一起,见贺宣态度温和,才慢慢回话,“我叫于二胖,跟大家一起,不回家。”

这小郎是于二郎家的老二,于家六兄弟,只有前三个有孩子,于大朗家的男孩是壮,大壮,二壮这样排行,于二郎家则是胖,大胖,二胖,三郎家是熊,目前只有一只大熊,女郎就统一叫妞,从大妞叫到四妞,估计后面还会有五妞六妞。

当时听到于二郎于三郎家小孩的名字,贺宣差点忍不住笑场,不过这个时候,胖是一种福气,大家都饿的瘦骨嶙峋的,名字叫胖是美好的祝愿,希望孩子不要跟自己一样饿肚子。

贺宣招招手,让于二胖几人过来,“你们想听故事吗?”反正自己正好空着,给这群小家伙讲个故事。

几人互相看看,忍不住点点头,回答道,“想。”

这些小家伙一个个都很小,有两个还挂着鼻涕牛牛,村里的家长也放心他们出来。

“从前,山上有一只小猴子,跟着猴群生活在山林里,小猴子一天天长大,有一日,突然想去山下看看,山上有桃子,梨好些果树,山下有什么呢?小猴子很想知道,可是大猴子不让小猴子下山,说是山下有坏人,小猴子不相信啊,就偷偷下了山。”贺宣讲了个开头,咽了咽口水,看几个小家伙都能听的进去,接下去道。

“山上没有路,小猴子用树上垂下来的藤蔓荡来荡去,离开了深山,到了山下,有些饿了,看到人们在挖番薯,它找了一块没人的地方,也挖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