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种信任,皇上对苏大人所言所讲都极为肯定并赞同。
苏大人久处官场,对皇上的脾性已经摸得十分清楚。对如何讨得皇上的欢心他早就练就的炉火纯青,心中自有一套早已成熟的想法和实践。
他甚至将事君这件事拆解分成各个部分,就像庖丁解牛般,一招一式,何种情形他都能从容应对。为此。苏大人甚至私下里写就了一本《事帝经》。
在这本仅供自己观看,乃至凝聚了苏大人心血和历练的事君秘籍,他不仅将皇上这个人剖析的淋漓尽致,更将自己服侍皇帝那一套剖析的淋漓尽致。
有言云伴君如伴虎,苏大人承认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这伴虎的滋味,犹如过山车,惊险刺激,全杖智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有擎天托日,逢凶化吉之本事,能让你陪伴的这条虎,随即变成大花猫,那种征服感和自我成就的价值,是任何一种感觉都无法比拟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苏大人在这种一次次的意外快感中,体验着风生水起,人在高处的感觉。
皇上已经极端信任他,苏大人,提及他,人们都知道他是皇上跟前一等一的红人。
而仗着皇上对自己的信任和恩宠,苏大人趁势将这种势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正所谓势能不用白不用,谁还能记得那句势不可尽用的教训?
苏大人身处造办处显赫位置,一手掌管着皇帝最关心的集宝事务,乃至后宫物资安排事务,与外面进宫各色人等的来来往往,物品安排等,都由造办处来参与处理。
因此,苏大人手中的权力愈来愈大,日常可用之便愈来愈多。加之皇上对苏大人的话坚信不疑,言听计从,因此,盛势之时,许多察言观色,阿谀奉承之人就眼明手快的往苏大人这边靠拢。
朝堂之上,更是将这种溜须拍马,奉承迎合之功练到了炉火纯青。
苏大人的提议,能随即得到朝堂大部分人的支持和鼓掌叫好,苏大人即使遇到偶有不顺,也自有其他人为之排解,甚至都无须他动口去说,早有其他人为之开解。
盛势之下,连逢凶化吉都变得异常容易。
苏大人身处这样的境遇之中,人生不免时时是高调舒展之刻。
但是,在这一边倒的阿谀奉承中,倒有一个人成为苏大人的死对头。
苏大人的提议,他基本反对,苏大人不顺之时,他倾力也会踩上一脚。
因此,两个人在朝堂中是水火不容,针尖相对,就连皇上都知晓两人是走不到一起的两个人。
这位让苏大人极其反感,铭记在心深恶痛绝之人,即是都察院的令公,又名一夫。
这令一夫原是京城下辖的一个地方官,因刚正不阿,处事公正,又廉洁务实,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和推崇。
除了这些之外,这位令公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还独独练就了一个独特之爱好,男生女唱。
堂堂三尺须眉,经过梳妆打扮之后,便是那个摇曳生姿,顾盼生辉,比女儿身还风情万种的娇媚女儿了。
待他张开秀口,一声“叫声我的郎君………”娇声柔语,那婉转低回,那风情万千,就直接让听得人浑身都要融化了。
待到接下来的载歌载舞,长袖舞动,这轻柔的舞姿和娇柔的莺声燕语,直让看的人以为,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倾国倾城的绝色美人?
这令一夫有了如此巧技,并将这种巧技发挥到超越女人般的极致,一时轰动京城。
这种技艺带来的轰动甚至远胜于他勤勉为官,克俭奉公带来的优良声誉,京城的人提及令一夫,更多的是提及那个人间绝美的男扮女装者。
京城之中,奇人奇事,奇物奇景,怎可逃得过当今皇上的眼睛?
宫中收纳进来的奇珍异宝,天南海北,无奇不有。倒是这男扮女装,莺歌燕舞之人没有。
皇上听说此事此人,当即召唤令公入宫,即兴唱跳了一首曲子,即便身着男装,曲终舞尽之时,皇上还是有些乱花了眼。
竟然有男人能比女人还要风情万种?
皇上直把眼前人当成了那后宫佳丽中的一个,甚至,甚至那三千佳丽,还远远不及眼前这位展现女儿风情的堂堂男子汉呢。
就在皇上神思恍惚之际,令一夫开口说道:“臣斗胆展现,还望皇上包涵。”
直接便将有些意乱情迷的皇上从那云里雾里拉回到了现实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