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般,袁春花开始在王桃花铺子里帮工。

王桃花旁眼看去,这袁春花确实是个能干的,那酸辣粉教个一遍就能照着做了,那桌子也被擦得铮亮……心里愈发满意。

至于两个孩子也不调皮,乖乖地在后院和小灰灰玩耍,快中午时还真把后院扫上了一遍。

有了袁春花的帮忙,姐妹俩轻松了许多。

转眼到了五月初五,张栓子娶媳妇,今日王桃花和刘冬儿特意提前了小半个时辰回来。

等来到张家,就见门口贴了红色喜字,还用竹竿撑了一对红灯笼。院里打扫得极干净,已经摆上了五张桌子。门窗上也全是喜字,堂屋外头还拉了一条红绸,两头结了花环,颇为喜气洋洋。

按理这一个续弦,一个再醮(jiào),随便摆上两桌请请至亲也就罢了,可看张家这般收拾,还是给足了新妇面子,想来也是为了以后她能在村里直起腰来。

要知道古人深受“三从四德”的影响,女子二嫁颇为尴尬,最容易受人指点说舌!

张家这般做也是良苦用心了。

王桃花先去上礼,还是王有泉写着礼簿。这婚丧嫁娶一事向来厚于其他事,何况又是张大娘办喜事,于是王桃花直接封了一钱银子。

这不又引来众人一番惊讶。

现在小半个村子的人都在王桃花的作坊做事,自是知道她“财大气粗”,可张家的一些亲戚却不太清楚。等身边的人解释了一番,众人在看向王桃花的眼神是一片火热。

等姐妹俩路过灶房,就见请来做席面的还是上次做满月席的古婶子,现在正“哧啦哧啦”地炸着鱼,香味扑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大娘正站在堂屋门口和几个婶子说着话,今日她换上了极少穿的好衣裳,发髻上也插戴了两根银簪子。

见王桃花姐妹来了,忙笑着召唤道:“丫头,你们回来了。可是耽误了今日的买卖?”

王桃花摇摇头:“袁婶子在那边看着呢,大娘新娘子什么时候来呀?”

张大娘容光焕发地说:“快了,快了,估摸着还有一两刻钟吧。”

“行,那我进屋去看看灵儿。”

“去吧,去吧,小丫头也晓得今天是好日子,这不天还没亮就醒了,一直玩到现在还不肯睡去,在摇篮里自个玩得欢呢。我就想着待会要放爆竹,怕吓着她了,干脆让她玩着先。”

说着就和刘冬儿进了张大娘屋里陪小灵儿玩耍。

约莫过了一刻钟,张大娘匆匆来说了句:“丫头,你抱着灵儿一下,新娘子来了,得放爆竹了。”

王桃花赶紧抱起灵儿,用手堵住耳朵。

随即就是一连串“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

王桃花怕灵儿吓到了,不料人家小姑娘一点事儿也没有,正吐着口水泡泡,看着自己手玩得正嗨。

“你这小不点,既然不怕的话,姑姑带你去凑凑热闹。”

实在是自个也没见过古代娶亲,还是有些好奇的。

一开房门,就见一顶朱红的轿子落在院门前,一身喜服的张栓站在旁边笑得跟朵喇叭花似的。

接着一个五、六岁打扮十分喜庆的小姑娘,俗称“出轿小娘”掀起轿帘,迎新娘出轿。她用手微拉了新娘衣袖三下,那新娘子才出轿子。

然后一身红衣的,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子在媒婆地搀扶下跨过一个烧着柚子叶,柏树枝的火盆。

媒婆满脸堆笑地喊道:“跨过福盆进夫家,日子平安乐开花。”

接着就是新郎和新娘拉着一条红绸带往堂屋里走去,上首坐着张大娘和张大爷,旁边站着些亲朋好友观礼。

等新人正要迈脚进屋时,媒婆突然拿过一个装了些红黄豆的簸箩,抓起一把豆子就往新人身上撒去。

“一撒华阁兰堂!”

原来平川县一带有种说法,这三煞是居于人宅的三位凶神,分别为青羊、乌鸡、青牛。

三煞本来是隐身在门上的,新妇入门,它们便会附身而进,给家里带来祸事,所以就有了撒谷豆避三煞的仪式了。

“二撒家宅永昌!”

豆子纷纷落下。

“三撒咸亨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