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这里可真美,就像神仙居住的地方。”
“是啊,我都有些不忍心去撸它们了。这样咱们来都来了,先去那边瞅瞅,看看有没有药材可以挖,待会下山的时候再来撸些槐花回去。”
在王桃花的带领下,两人很快来到了那片苦槠林。
那苦槠现在枝繁叶茂,绿意黯然,枝头已经出现了一个个花骨朵儿,想来再有一旬就要开花了。
“呐,这就是那苦槠树,咱们上次吃的苦槠豆腐就是它的果子。”
“哇,这么一大片啊!那今年秋日咱们早点来,全捡回去。”
“那你得考虑换个姐了!这一棵树能产几百斤果子,这一片林子少说几万斤。这从山上背下去得累死个人,咱们平日里捡点回去尝个新鲜就好了。”
“这么说来也是,我记得这东西好吃是好吃,就是前前后后得泡上个十来天,确实挺费工夫的。”
“这苦槠子可以当粮食吃,咱们先不要说出去,以后也多一重保障。”
有了去岁流民这一茬,王桃花现在的想法就是“多挣钱,广积粮”。
“姐,我看那树底下有些小树苗,要不咱们宅子起好了,挖些回去种吧。”
“嗯,你这主意倒是不错。不过咱们得多挖几棵回去,这苦槠子很别扭,公树不结果子的。”
“啊,这树还分公母啊!?”
“所以说它别扭呀!!走,再往前看看!”
两人穿过苦槠林,又走了一刻钟,发现前头竟然是一大片乱石,一眼望不到头。石头大的有屋子那般大,小的也有簸箩大小,其间全是杂草灌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来这地方什么都没有。”
王桃花却盯着石头缝里那几棵白杆子树目光灼灼:“谁说什么都没有,跟我来!”
她小心翼翼往那几棵树走去,越接近心跳越快,等来到树前,一颗心激动得都要跳出来了。
摘下一颗嫩芽放到鼻尖一嗅:“果然是熟悉的香气!
“冬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刘冬儿摇头。
“这是茶树!”
“啥?这……这是茶树?”
王桃花手一摊,洁白的掌心托着那抹嫩绿:“呐,这就是茶叶。那喝的茶水就是它泡好出来的。”
无外乎刘冬儿会如此惊讶,平川县这一带不产茶,所以茶叶都是外头运来的,所以茶叶在这个时代还是十分金贵的。
这沟子村几乎所有人家都喝不起茶叶,只有办大事才会买上一些最便宜的粗茶,里头还大半部分是梗子和粗叶子,所以认识新鲜茶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王桃花有问过周大年,现在最普通的茶叶梗子也要卖到三十文一斤,若是从杭州,武夷山等几个名茶产地来的茶叶,更是价值不菲。
王桃花前世就看过宋代时期的十大名茶的介绍,其中魁首为龙园胜雪,又名龙团胜雪,是蒸青绿茶团茶,产自北苑御茶园,即福建建瓯。
可以说是有宋一代茶叶巅峰,其用“银丝水芽”制成,缔造了至今无法超越的茶中神话,据说每饼约值四两黄金。
可见古人有多么爱茶!
王桃花看那些野茶树大的有腿粗,小的也有手臂粗,约莫两米多高,枝干虬轧,就那般静静地屹立在石头缝里,枝繁叶茂,绿意盎然。
老叶子呈现出墨绿色,很是肥厚,边缘有细小的锯齿,可是最前头的茶芽确实嫩得能掐出水来了,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野茶树
“我正寻思着少安拜了乔夫子为师,咱们也没表示下。哈哈,这茶叶可不就是顶好的,又金贵又雅致,刚好拿来送人!”
这大梁朝文人官宦之间极其崇尚风雅之事,时下最喜“焚香,插花,品茶,挂画,吟诗”五件雅事。
可看着那满树的青芽,王桃花又有些懊恼!
“可惜咱们来迟了,要是清明雨前来摘头茬,那茶叶味道会更香上几分。”
“姐,那这茶叶现在老了吗?”
“这倒不是,这茶可以长到五月中旬。现在算是春中茶,品质也还不错。冬儿咱么赶紧摘吧!记得只要摘最上头两三片嫩芽就行。你瞧,就像这样!”
给刘冬儿示范了一下,两人就甩开膀子来摘茶叶。
一个多时辰后,王桃花看了看也有一篓子,还剩两三棵树没有摘。
“走吧,今天就摘到这里,明日再来。”
回去的时候又撸了半篓子槐花,姐妹俩就迎着日落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