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酸辣红薯粉出锅了

取来一小碗米粉,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小火慢慢搅拌,很快稀米浆就能变成浓稠的米糊了,黏糊糊一团。

这时把刚才的红薯淀粉水倒进去,搅拌均匀,当煮到没有水分的时候,里面就剩拳头大的糊团了。

此时雪白的红薯淀粉已经微微发红,散发着浓浓的红薯香味。用手指按按,微微有些黏,不过很有弹性。

趁着这个时间,王桃花拿来漏勺,把那糊团用捶打的方式压出漏孔,形成条状粉丝,再跌入热锅中,滚烫成型。

前世老家若是做的不多,也会装进塑料袋,剪个口子,直接挤的。

因为是第一次做,那面糊团又烂糊了点,所以那红薯粉丝断成一截一截的。等煮到透明了,赶紧捞了出来。

王桃花擦了把汗,总算大功告成。

看着那三碗长短不一的红薯粉丝,心想:这漏勺看来得专门去打制一个大点的,不然太费劲了,还有这粉团的比例还得试个几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姐,这红薯粉真漂亮,它是透明的呢。”

王桃花顺手调了一个低配版的酸辣粉的料汁,加入些醋,蒜末、酱油以及些许食盐,辣椒面,倒进红薯粉里一拌,撒上几颗花生,最后挖上两大勺子酸笋末子,这样酸辣粉就制成啦。

红薯粉

等三人埋头吃完一碗红薯粉,脸上的表情意犹未尽。

王少安一抹辣得红通通的嘴巴:“姐,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条子了,又香又辣又酸爽,天下一绝。”

“这可不是面条,是红薯粉。那咱们卖这个咋样?”

“保证大卖,不过就是有点费工夫。”

这点王桃花也想到了,不算洗粉,沉缸,就今天做这三碗粉,自己这前前后后可是花了小半个时辰了,这要是一天卖个一百碗,估摸做这个粉腰都要累折了。

“少安,冬儿,姐想着是找些人来帮忙磨浆,咱们没开铺子前可以多做些红薯粉出来备着。这东西跟那菌子一样,晒干后可以保存很久,要吃时泡一泡煮一煮就好了。”

“提前备着好,这样咱们就不会着急忙慌了。姐,我觉得这酸笋子搭在里头味道更是鲜美,要不咱们再去拔上一些腌吧,到时候也可以搭在里头。”

王桃花笑道:“这个我也发现了,酸笋末子跟它十分搭配,说不定还能买去悦来楼,毕竟这东西炒起来还是极香的。

不过就咱们几个人可拔不了许多。姐已经想好了,待会就去找罗婶子,让她去张罗些人拔笋子。”

这罗桂花为人热情大方,村里人缘很好。

“还有这生意咱们是要长久做下去的,咱们干脆就再建个小作坊。”

“小作坊?”

“嗯,你们想啊,咱们既要煮笋子,做酸辣粉就必须多垒几个灶台,还要铺晒粉干,那院子就必须要大。目前这院子可不行,我瞅了下,咱们新宅子旁边那空地就很适合。以后回家也方便。”

对于建作坊两个小的都没意见,确实是现在的院子太窄巴了。

突然王少安又弱弱地问了句:“可是姐,笋子好找,可咱们去哪里找那么多地瓜呢?”

王桃花又愣住了,是啊,红薯做粉条可是不出料的,约莫十斤红薯出两斤干粉条。一斤干粉条可以泡水后成三斤左右,约莫可以做上十碗酸辣红薯粉。

这一天就算做一百碗红薯粉,那么就得十斤干粉条,百来斤红薯了。

去年因为流民这一茬,许多人家地瓜都吃得差不多了,新种下去的也还没收成啊!就昨日那二十斤地瓜,也是碰巧看到一户人家在卖,粮店里问了可是没有的。

是啊,去哪里找那么多红薯呢?

等王桃花拎着一匣子点心出现在王孟山家门口时,苗明翠正抱着桂圆坐在院子晒太阳。

“婶子,晒太阳呢!?”

“桃花你来了!快进来坐。”

苗明翠热情地打着招呼。

王桃花把点心放在椅子上,就接过肉乎乎的桂圆抱了下:“哎哟,婶子这桂圆挺压手的呀!”

苗明翠捂着嘴笑道:“可不是,这一天抱下来是胳膊也酸,腰也酸。”

“那是咱们桂圆福气多!来,桂圆,姑姑给你个小玩意。”

突然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拨浪鼓,“咚咚咚”地敲了起来,惹得桂圆小手小脚使劲地蹦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