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荆棘坎坷的一条道路,就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大规模针对佛教的清洗限制行动,就足足有4次。
从北魏时期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的灭佛,唐武宗禁佛,再到后周时期世宗的限佛,每一次针对佛门都可以算得上是灭顶之灾。那么,四位君主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要将扎根于中原的佛教赶尽杀绝呢?
上文曾提到,佛教的地位是在三国两晋时期开始显着上升的,也就是随着佛教传播范围的扩大化,才使得后来出现了一系列的祸事,时也命也。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达到了巅峰时期,那真是家家户户供奉佛祖,上层不断举办大型水陆法事,浪费钱财的同时毫无作用。平民家中则处处都是佛教装饰,一时之间,似乎国家中都成为了佛教乐土。
佛教才是人们的信仰,佛祖释迦牟尼成为了人世间的统治者,这一点就与王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天主教,宗教特权就是这等写照,可惜这在中原只会引来灭顶之灾。
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权力的国家来说,这种情形十分危险也触及了君王的逆鳞。于是乎,在北魏太武帝时,触及到逆鳞的佛教,面对了第一次来自君主的怒火。
太武帝以雷霆手段展开了这次佛门大清洗,也就是着名的“灭佛”,寺院所占土地被迫还于民,寺院僧人被迫还俗,寺院规格也被迫受到限制。
对于不服从之人,君权的獠牙正在等待着收割他们的性命。时至北周时期,宇文邕时期,经过了近百年的恢复,佛教又一次卷土重来,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佛教势力迅速膨胀,僧侣拥地众多地位崇高,却不服兵役、不事生产,这群人仅仅靠着信佛就能有大量社会财富。这一系列作死行径,都是在挑战着君主的尊严,无奈之下,北周武帝只好采取措施。
本来一开始,他只是采取限制,希望佛寺能够让自己的心理自行收敛。但可惜效果不佳,盛怒之下的北周武帝,果断采取更加暴戾的措施,第二次的大规模灭佛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进行了。
想来也是,身为君主,作为真龙天子岂能容忍虚无缥缈的佛祖凌驾于自己之上。后两次灭佛事件的起因、经过,基本上就是如同前两次的灭佛翻版,细细想来,宗教威胁到了君主权力的行使之时,自然会迎来君主的清洗,毕竟君主的权力不可侵犯。
小主,
大小乘佛法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