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队伍他们顺着山脚走了半个时辰的路,看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从两山间流下来,挡住了去路。
带路的小吏解释,这条河叫青龙河,顺着河水走半个时辰,就到了青龙山。
村民看到清澈见底的河流,欣喜的笑了。流动的河水,如同一首轻快的山间小调,在逃荒的村民心上流淌。
“到了,这里就是青龙山了。”带路的小吏指着前方的一座山说道,“薛村长,来,你看一下,这方圆十多里都是属于青龙山的,这是你们村里的建村文书,你来你看一下。
县令说快要立秋了,要你们赶紧修房盖屋安顿下来,好好开荒,争取把今年的冬小麦种上,到了明年夏收就能有粮食吃了。
对了,你们青龙山村各家各户确定好了房屋住址,你记得画好图,来县衙立房契、确定户籍。”
薛浩然感激地上前,和小吏交接完毕文书,顺手给小吏塞了五十文钱,小声说道:“麻烦您走了这么远的路,真是不会好意思,这点茶水钱,请你见谅。
本来应该准备一桌饭菜的,可是我们实在做不到,不过你放心,等我们建好了新村,一定补上!”
小吏掂量了一下手里的一把铜钱,笑了,挥手走了。
薛浩然看县衙的小吏走远了,大手一挥,“好了,各家户主赶紧上山,选址盖房。记得啊,大片平整的地方是要开荒种地的,不能选。
太靠近山脚的地方也不要选,我听县衙的人说了,这里雨水多,容易被水淹!”
村民看带路的大人走了,激动的一边四处散开,打量起新村子,一边大声说起话来。
青龙山,群山环绕,山上绿树成荫,山下杂草丛生。青龙河从山间流出,在平地上绕了一个大弯,从山间向南流出。
这里的确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蔡麦花从牛身上搬下筐子,把两个孩子抱出来,让她们和诚康家的孩子玩耍,并招呼大娘看护一下。
她往旁边走了走,找了一棵树,削了几个木桩,找了一个开阔的地方,打下木桩,把自家的牛羊缰绳拴牢,让它们自己吃草,才转身回来捡起一个空筐,提着斧头,向着前边的青龙山走去。
“主人,你要去干嘛?不应该是先选址建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