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冬天,一直是干冷干冷的。村里人祈盼的眼中没有看到一场雪,充满希望的目光越来越暗,家里的粥越来越稀,村子也越来越静。
1960年1月,热闹的传统节日过年,村子里都是冷冷清清的,没人出来转悠,也没有人走亲访友,因为太饿了,浑身乏力没劲。
4月,贺婆子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手里收拾着儿子儿媳挖回来的干瘪的野菜、草根。
贺婆子抬头看一眼在院子角落自己玩的几个孩子,又看了看天,手不停歇的干活,嘴里念叨,“都清明过了,还不下一点雨。唉,这老天爷,是不让咱老百姓活了啊!”
“亲家在呢,好久不见了,看着你的气色,我就放心了。”林清瑶娘家妈缓缓走进院子有气无力地说,看见院子里玩的几个孩子,笑着叫,“保军、保民、保家,快过来,奶奶看看”。
贺婆子抬眼,看到走来的老妇人,仔细看了看,才认出来人是二儿媳清瑶的娘家妈。
“林亲家来了呀,快坐下缓缓。”贺婆子起身,拉过一个凳子,邀请亲家坐下。
林婆子脸颊凹陷,满是皱纹和斑点,眼睛深陷在眼眶中,闪烁着疲惫和无助。她拖着乏困的脚步挪进院子,缓缓靠坐下来,全身的骨头都凸了出来,很是吓人。
保军仨刚要靠过来的脚步顿住了。
贺婆子看到吓住的三个孙子,笑着招呼,“快过来,这是你们林家奶奶,她来看你们了。”
“奶奶!”
三声小心翼翼的叫声,听得贺婆子、林奶奶泪流满面。
日子太苦了,人都饿的瘦脱形了,都吓着孩子了。
“乖孩子,来,奶奶抱抱。”
林婆子轻轻抬起手臂,仨孩子慢慢的靠近,被拥入怀中,一小会儿就送开了,“乖孩子,去玩吧,我和你们奶奶说说话。”
看着高兴地玩耍的六个孩子,林婆子转头说:“还是亲家会养孩子,看,多活泼啊。”
“林亲家,家里都好吧?”贺婆子叹口气问。
“好,都能喘气,就是孩子们不爱活动了。”林婆子羡慕的看着玩闹的孩子,忽而转头问,“亲家,建国走了,我们清瑶还年轻,我这次来,想带她回去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