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单纯因为这架飞机的性能而惊喜的杨奉畑,重生回来的常浩南面对这歼8低空通场的一幕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感触了。
歼8的低空低速性能,在原来时间线上对于任何一个华夏的航空人、乃至任何一个华夏的军迷来说都是一个过不去的心结。
2001年的那一撞,留下了太多永远无法弥补回来的遗憾。
“这下,我们的飞机应该不会再有那样的缺陷了……”常浩南看着窗外的地平线,眼角微微有些湿润。
此时,站在另一边的姚梦娜刚好转过头。
……
正如常浩南昨天在京航跟杜义山和刘振响二人所说的那样,有了他的帮助,试飞流程的进度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的。
这也是杨奉畑敢于在本次试飞中给付国祥直接安排复杂科目的原因之一。
总之这次不算首飞的首飞最终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才随着04号原型机后机轮接触跑道时腾起的一股青烟而顺利结束。
“走,去停机坪!”
试飞数据自然有试飞站的人员负责采集和处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去欢迎试飞员凯旋。
十几分钟之后,04号原型机缓缓停在了停机坪的指定区域上。
付国祥关闭发动机,等待打开座舱盖,然后等待着地勤人员把登机梯搬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看到了从远处汹涌而来的人潮。
尽管参与八三工程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飞机首飞这种事情了,但面对刚刚从座舱里爬出来的付国祥,所有人都还是异常兴奋。
一方面,这架经过改进之后的飞机性能实在是好的有些出乎预料。
很多人昨天晚上都是不太敢相信风洞吹出来的那个数据的。
但在试飞结束之后,尽管详细数据还没有完成整理,但至少在失速速度和起飞距离这块,简直是肉眼可见的比风洞结果还强。
这是很少见的情况。
另一方面,对于参与到其中的所有人来说,这次改进完成的速度都实在有点太快了。
从提出改进思路到确定方案再到制造、总装和首飞。
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个月出头的时间。
而且这可不是什么小改动,包括常浩南主持设计的新型机翼、姚梦娜主持设计的座舱盖以及航电和座舱人机功效方面的一系列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