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按照自己记录的教材页码提醒秦始皇,秦始皇根据他的提示翻到了小学一年级教材的某页。
秦始皇看了一下,这部分是教小孩认识法定货币RMB的。
看着花花绿绿、额度不同的货币,秦始皇若有所思,这东西比起秦币来说更方便携带,上面的数字也更加精确。
其实周末跟着裴姝一家去逛商场的时候他就观察过了,当时秦始皇发现那些人付钱是直接用手机在一个发着微光的东西上刷一下,“滴”一声就可以了,然后买东西的人带着商品就走了。
当时他还奇怪后世是不是不用货币的,在学校里他没见过裴姝用钱,去买东西也是刷的校园卡。
原来后世的货币是这个样子的,他觉得发行纸币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对于经商的人或者购买商品的人来说会方便很多。
但他也知道这个东西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可不能随便印刷。
而且现在墨家还没研究出造纸术,这件事急不得,不过也给他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现在的大秦是用黄金、铜统一铸币的,要说其实也够用了。
但以后他还要开疆扩土,地方大了,大秦的商人可能要到更远的地方经商,总不能拉着一大箱金币一路奔走吧?不安全不说,还麻烦。
所以纸币肯定是要造的,不过没有这么急切。
李斯还在教材里发现了后世的测量工具,如直尺、秤等,就连换算方式也有,他都一一向秦始皇说明了。
秦始皇觉得李斯做得不错,虽然系统能够主动进行单位换算,但大秦的人自己掌握了这些方式比较好,毕竟保不齐哪天这个系统就出问题了。
以后说不定还会出现更多的后世资料,如果没有系统也能看懂后世资料才是最好的,过于依赖系统是不行的。
教材上还有秦始皇青睐的折线图、曲线图等,总之,他还是十分满意的。
小主,
汇报完毕,李斯就去安排具体事宜了。
当李斯整理好的告示传到各地的时候,引起一片哗然。
公告上是这样说的:
官府要在各地建立公办院校,注意,不是以前那种只有贵族或者没落贵族可以进的学堂。
只要是秦国的适龄子民,无论男女都有机会入学,4岁以上就可以进入学堂学习,12岁以上的视情况而定。
前五年免除学费,后面如果想要继续学习的话需要收取一定费用。
学有所成,在经过学习后可以为秦朝效力或者为秦朝做出贡献的话,将会退回所有学费。
倘若是自愿去修筑长城、都江堰、秦直道这种大型建设工程的话,除了给服役的人发放一定补贴,还可以直接为服役人员的子女免除十年教育费用。
其实秦始皇开始的时候是想像后世一样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过思考觉得还是算了。
步子不能跨得这么大,现在秦朝发展得也没后世好,一步一步来吧。
经过统计秦国的适龄儿童,扣除其它费用后,实行五年义务教育还是可以的
还有入学年龄也不能像后世定这么高,毕竟大秦正是需要大量用人的时候。
看到中央贴出的公告,大家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