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找一株心仪的水稻

就在观看的人以为杂交稻的研究会一帆风顺的时候,视频里突然出现了雷雨天气,同时伴随着解说人沉重的言语:

【1968年5月的一个夜晚,试验田里刚刚冒尖的小秧苗几乎被毁坏殆尽。这让研究小组的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实验推迟了三年之久。】

这话一出,大家都“啊?”了一声。

唐朝。

李世民脸上带着一抹焦急,心想:这也太可惜了吧?好不容易长这么大,结果就被毁了?这不会是其他人干的吧?

清朝。

雍正一拍桌子:这一定是别人干的,不然好好长在田里面的秧苗怎么可能突然就毁了?

搞破坏的人真是可恶,自己不去研究,也不让别人好好研究。

如果提前一年研究出这个杂交稻,就可以早一点让人吃上饭了,得救了多少人啊?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个人力啊!三年啊!太可惜了!

看着好好的秧苗被毁,大部分人心里都觉得惋惜。

接下来,大家看到袁老他们团队组合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但是最后都失败了,实验卡在了不育系上。

最后袁老总结出一个结论:杂交材料的亲缘关系太近,导致遗传特质下降,必须换成野生稻进行远缘杂交。

为了寻找那株野生稻,袁老他们历时七年,辗转多地,经历了地震。最后在三亚一片水坑沼泽里发现了一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并把它命名为“野败”,这也是全球杂交水稻共同的祖先。

回研究所的几天时间里,他们把得到的种子用塑料薄膜绑在肚皮上,用肚皮的温度让种子发芽。

最后袁老及团队把野败无偿分发给全国十八家单位,并将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全国杂交水稻大协作的序幕拉开了,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其中。

之后就是杂交水稻在全国开始推广。

种植面积从1977年的210公顷一路飙升,1999年达到1760万公顷,到2006年,我国累计推广杂交水稻3.76亿公顷。

这个过程看得大家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