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我们都知道,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物体它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运动起来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为此,我们从不同角度切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春秋时期,墨子:就是这个理,所以我更好奇后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高老师:“如何描述运动实际要看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看,这辆汽车在美丽的湖畔道路上行驶,这个角度看过去这辆车的大小、形状是不是都看不出来了。”
他给大家播放了一个视频,视频里,一个小黑点在一条蜿蜒的公路上飞驰。
东汉,张衡:忽略物体本身来看它运动吗?就像我们在地面上看太阳和月亮一样?这个角度确实可以解决物体不同的问题,妙哉!
秦朝,秦始皇:这就是汽车吗?具体样子都看不到。不过这条路修的真好,又长又规整,而且居然可以穿越如此多的奇山峻岭,一定需要很多人力吧,不对,光靠人力很难修成这个样子,他们肯定用了什么工具。
高老师:“我们如果只研究它运动的轨迹或者它从这个位置到这个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呢?”高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在视频里的两个位置上指了指。
春秋时期,墨子:这样就不用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了,这就是他说的得看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了。嗯,嗯,这确实可以简化问题,原来后世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学到了。
高老师:“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人在跑步时候的运动......”
墨子:跑步时候的运动更复杂了,可是如果用刚刚说的简化方法的话,也可以把人看作是一个点在运动,这样来描述运动的话的确是简单多了。
说完这些例子,高老师做了一个总结:“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在研究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不用考虑物体的大小、形状,可以用一个点代替物体。”
春秋时期,墨子:就是关注局部运动和关注整体运动的问题,关注整体运动的话确实不用考虑那么细致。
西汉,刘彻:咦,我居然听懂了?这样讲解挺清晰明了的,有点兴致了。
高老师:“根据刚刚讲解的内容,请同学们举例说一下,哪些情况可以把物体看作一个点。
秦朝,秦始皇:朕乘坐马车出行, 从咸阳到泰山的这段过程。
西汉,刘彻:嗯?卫青现在从长安骑一匹快马到匈奴的地界也可以算吧?
卫青:。。。。。。陛下,您怕不是在为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