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他的脸了?还记得脸部特征吗?”
中村适时上前递上他的警察手册。
目暮看了半晌,因为没见过犯人,只觉得抽象。
那位班主任老师不等警方问话,主动表示他也根据记忆复原了一份。
这幅画更加清楚,也更接近现实中人的画风。
挺普通的长相,颧骨突出,嘴角向下耷拉,眼白占据大部分,瞧着有几分呆滞、怯懦。
至少外表看着不是能想出这样联动炸弹点子的精明人,长相与行动模式违和感挺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实验室监控那边也翻到相应画面了。
几人立即向着那边转移。
一年级班主任和那名小学生站在前排去认人。
中村因为职务之便也站在相对靠前的位置,能够看清监控画面。
“警部先生,这就是早上六点半到八点半这个时间段的监控。”
帝丹小学的上学时间是八点,一般学生在七点半左右就到达学校。
小朋友不太清楚自己的到校时间,“我到教室的时候,里面没有人,我今天是第一个哦。”
班主任则说,“我七点左右到达学校,为第一堂课做准备时,从会议室窗户偶然瞥见那个人匆匆穿过实验大楼的走廊。去会议室之前我去过一趟教室,当时教室里没有人。”
“时间大概在七点到七点十五分之间,犯人出现在实验楼。”
立即有警员将监控画面调整到相应区间。
空荡荡的走廊,一直到七点五分,突然出现一个穿着长款风衣的男子。
“就是他了,将图片放大。”
此刻的监控画质非常差劲,基本只能看清整体轮廓,脸部细节是看不清的。
不过,中村在梦境中是见过那个本该被车辆撞死的炸弹犯的,结合班主任老师给的画像。
掏出警察手册,刷刷在纸张上画起来,一旦确定是哪一张脸,再要勾勒就不算难事。
十来分钟,新的画像成型。
小朋友率先表示肯定,“对对,就是这个叔叔,就长这样。”
班主任老师看完也说,“不愧是警官先生,神态把握很精准。”
目暮警部满意地拍拍中村的肩头,“干得不错。”
“用这张画像发布通缉令。”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