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菌子开会

“笙笙为什么要拍香菇啊?”

“香菇被拍了之后DuangDuang的,看起来好好玩,我好想拍一拍!”

“这个我知道!我是滇西人,我们这里每年都上山捡菌子,有老人的习惯就是给菌子的伞拍一拍,说是把孢子拍下来,然后来年这个位置好重新长出蘑菇。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有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原来是这样,学到了,等我这边的山上也长出菌子的时候,我也要这样拍拍。”

“注意点别摘到有毒的菌子了,还是要提前学习一下才行,否则吃了躺板板就不好了。”

……

叶笙只需要开口,接下来的话观众们会自己补上,她只需要介绍每一种菌子就行。

把腐木上面的香菇都摘下来之后,她走到一处松针鼓起的地方,小心地扒开了这一处凸起。

果然,在松针底下,长着一群棕色的菌子。

“这是我的家乡闽地附近常长的一种菌子,我们当地叫做石子菇,学名应该叫做白棕口蘑,用来炒肉还有煮粥可是一绝。生长的时间是每年正月下雨的时候,一下雨山上就都是这种石子菇。”

“闽地的菌子种类比较少,这是常见的一种。”

叶笙找到的第二种菌子了解的人就少了很多,只有一些来自闽地和赣南的观众们在给大家科普。

这种石子菇一般只出现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其他地方很少见。

石子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