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往日傲气十足的几个将领,个个羞愧的垂着头,恨不得把脑袋埋进裤裆里。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憋屈已久的邪火一股脑的发了个够,文全这才回到位置上,盯着眼前的海图重新开始制定策略。
“既然碰上亦黑迷失这样的严防死守的好对手,那咱就堂堂正正的横推过去,咱的船更结实,火炮也利,没理由拼不过北元那几艘破船。”
“左威海卫将领杨延碧听令,调集你手下所有战船,明夜发兵,给我猛攻威海,务必在天亮之前,攻下威海及其附近岛屿。”
“右威海卫督军王大渊听令,即刻出发,潜伏至辽东半岛附近,一旦辽东海军和海湾巡航队出动支援威海,立即对辽东半岛的北元基地发起猛攻!一旦战事有失,尔等提头来见!”
“得令!”
“末将遵令!”
相较于文全这个最早的大明海军将领而言,杨延碧和汪大渊这两个经过各方权衡上位的海军督军副将,作战经验还是差了些许。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最早培养的那批成熟的海军将领,此时还在大西洋教训蛮夷呢。
此次北伐比赵玉原本的计划提前了不少时日,这就导致海军真正的精锐部队,根本来不及返航。
好在有文全这个海军总军在,再矮子里面拔高个,这才算凑齐一支可以北伐的海军队伍。
杨延碧在北元任职广东招讨使督军十几年,说白了也就剿剿海贼,如此大型的海战,他是真没打过。
这不一上手就抓瞎了,差点惹了祸事。
而汪大渊则是纯属靠着见多识广在外海立了功,又是广东派系出身,这才坐上右督军这个位置的。
就这两人,原本也不是用来打仗的,可如今海军的情况,还真就只有这两人能拉出来用用。
只是文全也没想到,在外海屡屡立功的这俩货,竟然是俩屁用没有的样子货。
随着文全一声令下,大明海军快速行动起来。
左右威海卫各自奔赴自己的目标,而文全则是带着中军在渤海中海线督战,以备随时支援。
此番海战,赵玉给他下达的目标是务必拿下辽东半岛和天津港,彻底扼住北元的咽喉,
而想要安安稳稳的登陆天津卫,那山东的登州半岛防线,就是此次海战的重中之重。
算着赵玉返回金陵的日子,文全目光沉沉的望向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