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时候沿袭明制,还在用明朝时候的一条鞭法,但是因为地主藏匿人口和流民越来越多,土地兼并和人口增长、丁银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
华夏古代的农民何其的惨,小小的一块地,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分摊到这块薄地之上承担。
而这样的重担也并没有减轻的时候。
“为了保证稳定的税额,缓解阶级矛盾,确定人口数量,康熙五十一年下令以五十年的人丁数征收税额,今后所滋生的人丁永不加赋。”
“这就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同时,将地丁之外的匠班银、渔课钞等其他赋役也合并在田赋中征收。”
“摊丁入亩是我国古代税制的又一重大改革,将我国古代的二元税制改成了单一的土地税,有着重大的意义。”
“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并且摊丁入亩实施之后就表示国家放松了对于农民的监管,使得一些无地的农民可以进入城市或者矿山等等,转业为被雇佣者,促进资本主义的萌芽。”
“由于不再以以丁为征税对象,农民不用再担心人口增长赋税过重,也就不用再隐匿人口,使得人口增长十分迅速。”
“但是摊丁入亩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们把丁银转嫁给土地,很好我地主老爷就加租,把丁银摊到地租里。”
“摊丁之后,虽然徭役制度从法令上废除,但是徭役加派并没有根除。”
朱清谷只能这样简单的和这些古人说了。
古人的智慧也是很深广的,后世的人主要还是因为信息传播迅速,眼界开阔,所以知道很多,但是古人也并不差。
张居正把朱清谷说的一切都记录了下来,正在慢慢的思考着自己的一条鞭法与这摊丁入亩。
同他一样的人还有不少,尤其是宋朝时候渴望改革之人。
他们不可能看着宋朝走向灭亡,而现在天幕出现,向他们昭示危机,从上到下的阻隔都十分的小,不正是他们改革的大好时机吗?
这样的政策最好,但是在秦汉之时作用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