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子年近半百,历经沧桑的眼神此刻完全就是无法理解的懵圈程度。
广土是年轻人,他的神情和徐夫子无二,不过他适时的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空气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源,这难道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大道宗虚无,至真合溟滓。手把入空柔,趺霞蹑浮景。
古人取名为空气并非认为空气是没有之物,而是将它视为天地之灵气,不过并不知道空气的成分组成。
穆清并不啰嗦,眼见为实,直接搬上了化学小实验。
琉璃坊建成,穆清就先定制了一批玻璃杯、玻璃棒,还做不到现代的烧杯那样纯净,不过也够用了。
穆清展示的实验很简单。
向装空气的瓶子里伸入燃着的木条以及一根管子通向另一个装水的玻璃杯,再点燃木条。
木条和氧气接触,燃烧消耗氧气,气体减少,压强存在,玻璃杯中水从杯中流入燃烧木条的瓶子内。
穆清不止做了这一个小实验,她还做了其他简易的化学小实验。
然后就……
成功看到眼神越发明亮的徐夫子和广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徐夫子不是顽固的老头,他致力于发展农家思想,也做过土肥,几个实验下来徐夫子接受能力良好。
全新的画卷在眼前铺开。
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穆清思来想去,从小开始培养化学家不太现实。
徐夫子的到来让穆清对于点亮科技树有了不同的想法。
不仅仅是农学需要用到化学,医学、食物、材料等,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徐夫子对于化学的热忱超乎穆清的想象。
穆清还未搬出四书五经的大道理,再讲到生物方面关于形状的理论实践后,徐夫子就决定加入穆清的团队。
徐夫子来到黄县,把家底都搬来了,是有定居的想法,不过他也只是等到将疑惑搞清楚再离开。
接受过穆清关于化学生物知识的降维打击,徐夫子瞬间改变了态度。
什么杂交水稻,什么隐性性状、显性性状……
就凭粮食增产这一点,徐夫子表示他还不老,还可以继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