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镇守东南沿海地区防务的将领乃是丁湟。

当东洋海军如狼似虎般逼近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丁湟并未选择在第一时间主动出击迎敌。

相反,他冷静地观察着局势发展,眼睁睁地看着东洋海军肆意炮击华亭和钱塘等要地。

原来,此时此刻仍逗留在这两个地方的人们,大多都是与李圣君结下仇怨的敌对势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丁湟心中暗自盘算:何不让东洋人的炮火来替自己铲除这些心腹大患呢?

这样一来,既可以借助外力削弱敌人的实力,又能减少己方兵力的损耗,可谓一举两得。

再一个,经过漫长而激烈的两天炮击后,东洋海军那原本充足的炮弹储备终于消耗殆尽。

此刻,东洋海军战舰上的炮手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空荡荡的炮膛,焦急地等待着新一批炮弹的补充。

就在这关键时刻,负责运输炮弹的船只缓缓靠近了战舰。

舰员们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忙碌起来,争分夺秒地将一箱箱沉重的炮弹从运输船上搬到战舰上。

然而,正当他们紧张作业之时,远处的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抬头望去,只见靖难军的上千架飞机如同一片黑压压的乌云,铺天盖地地朝东洋舰队扑来。

眨眼间,无数的航空炸弹和致命的鱼雷便从天而降,犹如雨点般砸向东洋舰队。

一时间,海面上火光冲天,爆炸声此起彼伏。那些可怜的运输船根本来不及躲避,纷纷在猛烈的爆炸中化为一堆堆燃烧的残骸,沉入冰冷的海底。

对于东洋海军而言,每一艘船只都是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威风凛凛的战舰还是看似不起眼的运输船,它们的损失都会让人心痛不已。

看着一艘艘运输船在眼前沉没,东洋海军官兵们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接下来的五天里,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尽管东洋舰队拼尽全力抵抗,但靖难军的飞机攻势却越来越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洋舰队的指挥官惊恐地发现,曾经繁华的华亭和钱塘如今已变成一片废墟,高楼大厦和工厂尽数被夷为平地。

继续轰炸下去,除了白白浪费宝贵的弹药外,再也无法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

更糟糕的是,每多停留一天,东洋舰队就要面临多一天来自靖难军飞机的凶猛攻击。

尤其是那些脆弱的后勤运输船,与装备有厚重装甲的战舰相比,它们简直不堪一击,只要被一发航空炸弹命中,就难逃覆灭的命运。

想到此处,东洋舰队指挥官面色阴沉如水,紧咬着牙关下达了那令人沮丧的命令——返回!

这一次的出征可谓是波折重重、狼狈不堪。

原本信心满满的他们,经过这番瞎折腾之后不仅一无所获,还白白损失了大量宝贵的运输船只。

如此惨重的失败,使得东洋舰队再一次沦为众人眼中的大笑柄。

就在此时,一直对海军虎视眈眈的东洋陆军瞅准机会出手了。

他们以此次海战失利为由,强行将本应分配给海军的军费据为己有。

不仅如此,陆军还得寸进尺地提出要求,责令海军出动一批运输船来协助陆军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原来,这位新上任的东洋指挥官在仔细分析局势后得出结论:

单纯依靠死守平壤根本无法抵御敌人的进攻。

因此,他绞尽脑汁想出一个看似精妙绝伦的作战计划——派遣一支精锐的突击部队,在海军的紧密配合下,从旅顺湾悄然登陆,然后直捣黄龙,突袭奉天城。

若能顺利攻占这座城市自然再好不过;即便不能成功占领,也必须竭尽全力去搞破坏。

尤其是要摧毁靖难军的重要运输线路,使身处前线的上百万靖难军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