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古锦岩安排好百姓的安置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仓库和重要建筑的工地。
她招呼工匠们带上工具,逐一检查仓库的支撑架,生怕一丝一毫的松动会导致粮食的损失。
仓库内,一些工匠顶着倾盆大雨忙碌着。
有的人用木桩加固墙体,有的人用麻绳绑紧支架,确保所有建筑都能在暴雨中屹立不倒。
古锦岩始终与他们一同奋战,雨水从她的脸颊滑落。
但她毫不在意,认真地检查每一处加固的部位,直到确认万无一失才放心离开。
清晨,大雨终于停歇,但赫沙城的重建工地已然满目疮痍。
古锦岩顾不得休息,早早便召集工匠和工头们开会,商讨应对雨季的对策。
她环视着面前疲惫的工匠们,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这场大雨让我们明白了,光靠土墙和泥地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加固基础,才能抵御接下来的雨季。”
工头们纷纷点头,有人提议道:“大人,不如我们在地面铺设砂石,减少泥泞,也方便百姓行走。”
古锦岩思索片刻,果断地拍板道:“很好,砂石铺路是个好主意。
另外,我们还要把所有建筑的地基加高,防止再被雨水冲毁。”
她又指挥工头们制定分工计划,一部分人负责搬运砂石,一部分人负责地基的加高和加固。
其他人则继续巡视,检查是否有其他需要修缮的地方。
百姓们听闻古锦岩的安排,逐渐从绝望中振作起来。
唯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自然的挑战。
于是,工地上迅速恢复了生气,大家顶着小雨,投入到忙碌的重建工作中。
一群壮汉肩挑砂石,步履坚定地走向工地。
砂石被一层层铺在泥泞的道路上,每铺一段,便用重锤压实,将碎石稳稳地嵌入地面。
古锦岩也在工地上亲自参与,手持锤子,将砂石敲实,每一下都敲得坚实有力。
她的手掌被磨出了红痕,但她毫不在意,只顾继续工作。
百姓们见到她亲力亲为,也都深受鼓舞,纷纷加快了手中的活计。
“古大人,您也歇一歇吧,这种粗活我们来做就好!”一位年长的工匠关切地说道。
古锦岩笑了笑,挥手道:“一起加油,大家团结一心,赫沙城才能早日重建。”
另一边,工匠们忙着加高房屋的地基。
他们将砖石一块块堆叠,在原有的地基上加高出一层,确保新建的房屋不再被雨水冲毁。
古锦岩走上前去,亲自检查每块砖的稳固情况,发现有些地方因泥土湿滑而松动。
她立刻指示工匠们将湿土挖出,填入砂石以增强稳定性。
在修建城墙时,工匠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因为地面仍旧湿滑,砖块总是难以稳固地叠放在一起,城墙的稳定性大大受到影响。
古锦岩思索片刻,决定从附近的河道取些砂石,填入城墙的地基,并用木桩支撑墙体,以增加稳定性。
工匠们依照她的指示,将一根根木桩深深地插入泥土中,再在上面铺设砂石,使城墙的基础更加牢固。
雨季的天气变化无常,尽管雨势减小,但天空中仍然阴云密布。
工人们顶着小雨不停地劳作,湿漉漉的衣服贴在身上,让人不适却无法停下。
他们互相打气,彼此间传递着一种顽强的力量。
古锦岩不时走到每个小组,鼓励大家继续坚持。
眼前这些默默无闻的工人们,是赫沙城重建的真正基石。
就在铺设砂石的过程中,李婶和几位妇女自发组织了一个小队,为忙碌的工人们熬制姜汤。
她们在避雨的棚子下架起大锅,往锅里加入姜片和红糖,用火烧得热气腾腾。
一碗碗温热的姜汤被送到工人们的手中,他们捧着热汤,喝上一口,暖流直达心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驱散了人们身上的寒意与疲惫。
“感谢你们,李婶,真是太贴心了!”一位工人喝着姜汤,笑着对她们道谢。
李婶摆了摆手,笑呵呵地说道:“大伙儿为了重建城池辛苦,我们妇人家虽然力气小,但也要尽一份心。”
就在大家齐心协力铺设砂石、加固建筑的同时,古锦岩的目光投向了远处的河道。
她心中默默盘算着,若是雨季持续,依靠砂石铺路恐怕还不够。
于是,她召集工匠们,提出了在主要道路两旁挖掘排水沟的想法,防止积水导致泥泞再次复发。
她解释道:“排水沟可以将雨水引流到低洼地带,这样不仅可以保持道路干燥,也能保护建筑的地基。”
工匠们对她的提议纷纷表示赞同,立即开始挖掘排水沟。
他们手持铁铲,在砂石铺就的道路两旁挖出一条条浅浅的沟渠,将雨水引导至远处的低洼地。
古锦岩指挥他们不断测试排水效果,发现水流顺畅后才放心地转向其他工作。
几天后,赫沙城的主要道路已铺满砂石,排水沟也完成了,房屋的地基加高加固,整个城池焕然一新。
大雨再度来临时,赫沙城的百姓们看着水流顺畅地流过道路两旁,心中暖意融融。
夜色渐深,星光稀薄。
赫沙城安静了下来,百姓们在一连几日的忙碌后终于得以休息。
而古锦岩却仍在灯下摊开地图,仔细研究着城墙的修复规划。
她的脸色苍白,眼下隐隐带着青黑,眉头微皱,时不时轻轻揉按着太阳穴。
红页站在旁边,见主子如此劳累,忍不住轻声劝道:“小姐,您已经几天几夜没好好休息了。
还是先歇歇吧,不然身子撑不住的。”
古锦岩微微抬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温和的笑意:“红页,眼下城墙刚刚加固。
但雨季还未过去,若不再细细检查一番,恐怕再来一场暴雨,又会给百姓们带来不小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