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冬季渔猎下网

何尚国说道:“这算啥,待会儿你换个工具。你手里这个不趁手不中用。你用李炮头手里那个玩意。”

宋德生能偷懒就偷懒,装模作样用冰镩在冰面上打出三个冰眼后,就有些想着撂挑子不干了。对李居安挤挤眼,说道:“待会儿我找孙为民去,能搭车回去,就回去了呗。省得搁这受罪。这鱼打了也卖不出去多少钱。”

他是真觉得家里桌上没见过有鱼肉。江河里又没熊胆,大皮,狐狸皮的,在他印象里,县城集市上,便宜的是黑瞎子肉,野猪肉,一斤才3毛5分钱,搁要是有人卖狼肉,又酸又腥,便宜卖都未必能卖得出去。

这要是鱼肉,还能有几个人吃?这么辛苦赶趟,结果就捞上来些便宜物件,他心里是不服的。

他说道:“咱家还真没吃过鱼,甭说是鲜鱼了,晒干的咸鱼也没上过桌。”

在80年代初,城里市场上鲜鱼一斤平均1元钱,如果是晒干的咸鱼,几毛钱一斤也不稀奇。物价是真的很便宜,当然那时候大家收入也低。

还有人在田里乡野间的水域里摸刀鳅,这玩意儿看上去怪怪的,虽然形似泥鳅,但比泥鳅要长一些,吻尖也长。乡亲们摸上来基本自个炖了,烧了吃。

李居安说道:“你那叫没瞧见能卖出价的鱼。要是能捞上来价格贵的鱼,你也不这么想了。再说了,你家老妈也不会买贵的鱼给你吃啊。”

宋德生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家里老娘和媳妇儿都省吃俭用,他过去没打猎的时候,家里肉票都紧着用,能吃上油水就不错了。多余的钱还能问猎户换点野猪肉,改善一下生活。就算家里有闲钱,也不会花在买河鲜上。

在不靠海,不靠江河的山坳小县城,河鲜,海鲜这东西,还真不是普通人家能吃得起的。

李居安重生前,南下到处经商的时候,曾在靠海的烟台倒腾过货。

烟台的美女好看,那边儿的海鲜也是真好吃。他刚到烟台还没赚着钱的时候,在将货出手后,那时候也就赚了个几百块钱,刨去成本价,赚了一百多块,还得和兄弟分账,也就到手五六十块钱。那是他第一次倒买倒卖得到利润,心里满足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