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六壬

天歌行 吴小五wu 2486 字 1天前

夜幕笼罩着偌大的汴京,狂起的风在街巷、房舍间呼啸,溜进窗户,掠起方宁的衣摆裙角,钻进沈昱的领口,冻的他一个哆嗦,从睡梦中惊醒。

“关上窗户吧。小心伤寒。”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的沈昱,揉了揉僵硬的脖子,扭头看了眼正站在窗口望着天空的师妹,起身准备沏壶热茶暖暖。

“吉时到了。”此时的方宁,墨发高挽,仅用一支羊脂玉簪松松固定,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脸颊边,更衬得她娇媚如画。

沈昱停下脚步,精神抖擞道:“那开始吧?”

方宁踱步至摆满占卜器具的案几前。

案上,一块古朴的龟甲静静躺着,旁边整齐排列着蓍草,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她玉手轻轻抬起,指尖划过蓍草,而后正襟危坐,神色凝重,开始布起大六壬课式。

沈昱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盯着,不愿错过分毫。

他曾听师父讲过六壬与太乙、遁甲合称为三式。壬通根于亥,亥属于乾卦,乾卦为八卦之首,其次亥为水,为万物之源,用亥是突出“源”字,而奇门、太乙均参考六壬而来,因此六壬被称为三式之首。

而六壬又分为大小两种。大六壬,以月将加时,视日辰阴阳,以定四课三传,从而判断吉凶祸福。

现在方宁所用的是大六壬,堪称奇技。

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口中念念有词,声音清脆却又带着几分沉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同时,手法娴熟地摆弄着蓍草,按照六壬古法,依次确定四课三传。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拖沓。

随着蓍草的排列逐渐成型,她的眉头皱得更紧,那眼中的忧虑也愈发浓重。

“初传为巳,中传为申,末传为亥。巳火在春季囚弱,申金克之,而申又受亥水相害。这一课,干上神为玄武,主盗贼、隐匿之事,又临亥水,水为阴,乃幽僻之所……”方宁低声自语,修长的手指轻轻点在课式上,仿佛在与那神秘的力量进行着沟通。她的脸颊因专注而微微泛红,额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支上神见天后,天后居水,且与玄武相生,看来那沈如的尸身定是与水有关……”她目光如炬,在卦象与面前铺开的汴京地图上反复游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忽然,她的眼神一亮,像是捕捉到了什么关键,喃喃自语:“巳为阴火,有潜藏之象,申金为传送,有流动之意,亥水主江河湖泊。而这三传之中,末传见巳火,巳火冲亥水,亥水对应方位正是北方,汴京河恰在城北!”

方宁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原本紧蹙的眉头也舒展开来,“沈如的尸体,应当就在这汴京河内。

她望向窗外,那目光仿佛能穿透重重街坊、墙垣,直达汴京河的深处。

方宁抬起头,看向沈昱,眼中闪烁着解开谜团后的欣慰与喜悦。

“那我们现在就动身,我叫上付兄。”沈昱觉得他刚才好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什么都没看到,虽然十分懵懂,但觉得师妹是真的英姿飒爽,一种仙风道骨之气赢荡眉宇。

他有些怅惘,早知就跟着师父学点玄学了。

方宁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衫,坏坏一笑道:”我知道师兄心里想的什么,现在学也来得及啊。只是,你需要叫我一声小师傅。怎么样?”

沈昱嘴角抽了抽,转身出了房间,撂下一句:“士可杀不可辱!”

夜色深沉,放眼望去前路昏暗不见光色。

但方宁二人已不再迷茫,疾步前行。

方宁的测算是对的,但人数超了。

打捞上来的不止一具尸体,而是一共五具。

打捞耗费了整整一夜,辰时才作罢。

汴京河畔,阴霾密布,浑浊的河水在天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方宁、沈昱同一众衙役,神色凝重地盯着地上躺着的尸体,一时无言。

付平席惶惶的站在沈昱身旁,强忍着恶臭,观察尸体。

须臾,他原本惨白的脸,瞬间变得如死灰一般,双眼圆睁,死死盯着最左边的那具尸体,嘴唇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呜咽。

方宁一直留意着周围人的反应,第一时间捕捉到了付平席的异样,心中一惊,意识到付平席恐怕认出了那具尸体正是他的妻子。

她立刻不动声色地靠近付平席,趁众人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尸体上时,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肘。

付平席像是触电一般,猛地转过头来,眼中满是痛苦与慌乱,刚要抬手指认,就被方宁压下。

方宁微微摇头,目光中透露出警告与安抚,凑近其耳边道:“莫出声,装作不曾认出。”

付平席满脸疑惑,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反驳。

方宁见状,轻声解释道:“此事蹊跷,背后恐有黑手。一旦你声张,打草惊蛇,往后恐再难寻真相,你妻子的冤屈也永无昭雪之日。或许,你也会遭遇不测,先忍耐一时。相信我,我会找出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