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张良引荐

四位老者纷纷点头。随后,他们又继续探讨起具体的策略来。从如何安抚百越百姓的民心,到如何利用百越的地形优势进行军事部署,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夜已深,驿站驿站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扶苏与四位老者的谈话还在继续,他们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而在这一番交流中,扶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知道,有了这些有识之士的辅佐,自己定能在百越之事上有所作为,为天下苍生谋得福祉。

最后,扶苏看着四位老者,郑重地说道:“待我回长安之后,定当为四位老先生安排合适的职位,让你们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四位老者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而扶苏的未来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夜深了,如浓墨般的夜色笼罩着整个驿站。房间里的烛光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那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扶苏的脸庞被酒精染得通红,他的舌头仿佛被施了魔法,变得不听使唤了,说起话来有些含糊不清。扶苏醉眼朦胧地握住一位老者的手,那手干枯而粗糙,如同老树皮一般。他咧嘴笑道:“老伯,今天这酒喝得尽兴,实在痛快!”

老者急忙摆手,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一丝惶恐,说道:“殿下身份尊贵,老夫只是年长几岁罢了。要不我们兄弟相称如何?这样也显得亲切些。”

扶苏醉意醺醺地点头,那脑袋如同拨浪鼓一般摇晃着,说道:“好的,大哥,小弟以后要是有不周之处,还请四位大哥多多海涵。”

四位老者连忙说道:“殿下太客气了,太客气了。”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受宠若惊。

许负站在一旁,微微皱起眉头,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在说:“这男人们一喝酒,就把尊卑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扶苏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那身形如同风中的芦苇一般,他努力稳住自己的身体,眨了眨迷离的眼睛,说道:“喝了半天酒,小弟还不知道四位哥哥的名讳呢?”

为首的老者微微抬起手,轻轻捻着那花白的须髯,那须髯如同冬日里的霜花一般。他缓缓说道:“贤弟,不,殿下,老夫名叫唐秉,那三位分别是崔广、吴实、周术。”

在旁边服侍的许负听到老者报出自己的名字,她那美丽的眼睛瞬间一亮,仿佛两颗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闪耀。她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那胸脯如同受惊的小兔子一般上下起伏。扶苏看到许负的表情变化,心中充满了疑惑,他挠了挠头,心想这四位老者的名字自己真的从来没有听说过,为什么许负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

扶苏看到许负的反应,虽然心中疑惑,但此时酒意上头,也没有多问。他对着四位老者拱拱手,说道:“原来是唐大哥、崔大哥、吴大哥和周大哥,今日得见,实乃扶苏之幸。”

唐秉微微点头,说道:“殿下客气了,能与殿下把酒言欢,也是我们几人的荣幸。”

许负在一旁平复了一下心情,她知道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于是轻声对扶苏说道:“殿下,时候不早了,您也喝了不少酒,还是早些休息吧,四位老先生想必也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扶苏虽然有些不舍,但也觉得许负说得有道理,他对四位老者说道:“那四位大哥也去休息吧,明日继续畅谈。”

四位老者起身告辞,他们离去的背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佝偻,但却带着一种沉稳的气息。

待四位老者走后,扶苏看着许负,问道:“你刚才听到他们的名字为何反应如此之大?难道这几位老先生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来历?”

许负微微皱起眉头,说道:“殿下,这商山四皓的名声在民间可是如雷贯耳。他们是秦国的隐士,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曾经连始皇帝都想请他们出山,他们却拒绝了。如今他们愿意辅佐殿下,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扶苏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四位看似普通的老者竟然有着如此不凡的过往。他喃喃道:“原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许负接着说道:“殿下,这是上天赐给您的机会。有了他们的辅佐,您在处理百越之事以及未来的前程上都会多一份助力。”

扶苏微微点头,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说道:“我定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也不会辜负这上天的恩赐。”

说罢,扶苏便回到房间休息,而许负则站在原地,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从今晚开始,扶苏的命运或许将会发生改变,而她也将陪伴着扶苏,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驿站的窗棂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扶苏早早醒来,宿醉后的脑袋还有些昏沉,但心中对与商山四皓的再次交谈充满了期待。

扶苏整理好衣衫,走出房间,恰好看到商山四皓正在院子里活动筋骨。他快步走上前去,拱手行礼道:“四位大哥,早啊。”

唐秉转过身来,微笑着说道:“殿下,昨晚可休息好了?”扶苏爽朗一笑,说道:“有了几位大哥的指点,睡得格外安稳。”

众人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开始继续探讨。崔广目光深邃,看着扶苏说道:“殿下,那百越之地的部落众多,各自为政。若想长治久安,除了推行秦之文化、仁德,还需在其内部建立起一套管理机制,可选拔一些有威望的百越之人参与管理,让他们有归属感。”

吴实微微点头,补充道:“而且,我们可以在百越之地兴办学堂,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秦的教育,这将是潜移默化改变他们观念的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