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隆基一日连杀三子,他究竟受了啥刺激?真的是为色所迷吗?

胡宇伦 胡宇伦 1850 字 2个月前

红颜祸水:武惠妃的登场与专宠

在中国历史上,后宫佳丽往往被视为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生涯中,就有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女子——武惠妃。

武惠妃的父亲是武则天的堂侄,但在她年幼时就已去世。武则天怜惜这个宗族后人,将其接到宫中抚养。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这个长相秀丽、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成为了李隆基的宠妃。

然而,李隆基的正宫王皇后多年无子,渐渐失宠。李隆基甚至一度想废除王皇后的位置,但碍于王皇后贤良淑德的名声,一直未能如愿。直到"符厌事件"的发生,李隆基终于找到了废黜王皇后的借口。

废后之后,李隆基自然想立自己的宠妃武惠妃为皇后。但此时朝中反武声音甚嚣尘上,大臣们担心武惠妃会重蹈武则天的覆辙,坚决反对。无奈之下,李隆基只得将其封为妃,但待遇却与皇后无异。

武惠妃虽然未能如愿成为皇后,但她的野心并未因此而消减。相反,这种受挫反而激发了她更强烈的权力欲望。她深知,要想在这个男权社会里获得真正的地位,就必须生育皇子,并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储君。

于是,武惠妃开始了她的生育大计。她前后为李隆基生下七个孩子,其中四个是儿子。然而,由于年龄较小,这些皇子们在皇位继承序列中并不占优势。这让武惠妃倍感焦虑,也促使她开始谋划如何为自己的儿子铺平登基之路。

随着武惠妃日渐受宠,李隆基的其他三个宠妃逐渐失势。这让她们的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都感到不安。三兄弟经常私下抱怨,却不知这一切都落入了武惠妃的耳中。

武惠妃抓住这个机会,向李隆基进谗言,称太子有谋反之心,意图加害自己和儿子。当时正值武惠妃盛宠之时,李隆基听信了这些谗言,一怒之下就要废黜太子。

幸好朝中还有如张九龄等正直之士,他们极力劝阻,这才让李隆基暂时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然而,这只是一场风暴的开始,更大的阴谋正在武惠妃的心中酝酿。

朝堂上的明争暗斗

随着武惠妃的势力不断壮大,朝堂上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曾经力挺太子的张九龄被贬职,取而代之的是善于察言观色的李林甫。

李林甫深谙宫廷政治的险恶,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武惠妃的野心和影响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开始频繁向李隆基进言,称赞武惠妃的儿子们如何优秀,以此来讨好武惠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做法也加剧了后宫的矛盾。太子李瑛和其他皇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正在受到威胁。然而,在强大的武惠妃面前,他们却无力反抗。

与此同时,李隆基的统治风格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曾经励精图治的开元盛世缔造者,如今却日渐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他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武惠妃身上,对朝政的关注度明显下降。

这种变化被一些老臣察觉,他们开始担忧唐朝的未来。然而,在武惠妃的专宠和李林甫的助纣为虐下,这些忧虑的声音很快就被压制下去。

朝堂上,一场看不见的博弈正在上演。武惠妃和李林甫联手,逐步排挤异己,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而太子李瑛等人则在这场权力游戏中节节败退,处境日益艰难。

就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武惠妃终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准备一举铲除太子等人,为自己的儿子扫清登基之路。

惊天阴谋:一日三子命丧黄泉

公元737年4月,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成为了唐朝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天,武惠妃精心策划了一个惊天阴谋。

她谎称宫中有贼人意图加害李隆基,借此召唤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入宫"护驾"。三位皇子毫无防备,带着随从进入皇宫。

就在三位皇子刚踏入宫门不久,武惠妃立即去见李隆基,声称太子等人带兵入宫,意图谋反。李隆基闻言大怒,立即下令将三人拿下。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无论太子等人如何辩解,李隆基都已不愿相信。然而,作为一个曾经英明的君主,李隆基还是犹豫了。毕竟这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其中还包括国之储君。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引发朝政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