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主战众人哑然之后,一时陷入僵局,众人以为此事大约会推后再议的。
但上首一直沉默看着卫国公一人舌战半数朝臣的陛下却突然开了口。
“崔卿方才之言太过了。”
“某卿”二字,自帝王口中,似乎是有种君臣相得的客气在的,但晏琛对崔寄用“崔卿”二字,便显得生分了。
便是连朝中众臣也听出了皇帝陛下语气中的一些不满之意,都有些摸不清此时陛下对卫国公的态度如何了。
但崔寄却恍若未觉,他看向晏琛:“陛下欲以兵事再使百姓生离乱否?”
他这话语气倒是如常平静,只是落在众人耳中却是硬邦邦的质问。
众人都觉得今日的卫国公,好像是吃了炉炭,一句句的都炸得很。
而一向对卫国公颇为宽容的陛下,对于卫国公这质问之言,似有暴怒神色,但意外的,陛下只是沉默了片刻,便压下了几乎就要冲出来的怒气。
而就在这时,康宁侯却突然冒出来,二话不说便弹劾崔寄不尊君上,言行嚣张云云。
他的弹劾之言一出,也有一二跟随附议之人。
而余者众人面面相觑,卫国公何许人?陛下与卫国公之间何许关系?
像这般当朝当着卫国公面直接弹劾的事情,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而崔寄将徐节所谓的弹劾之言听在耳中,还是先前姿态先前神色,甚至连看都没有看徐节一眼,更别提出言自辩了。
而这样的完全不当回事儿的态度,却让徐节更加恼火,当下几乎就要指着崔寄的鼻子在斥上几句。
“徐公之言,我听到了。”崔寄淡淡一句,其实若非看在皇后与晏琛之间的关系上,他甚至连这一句都不想说。
崔寄这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让徐节更是一窒,本想再说上两句,但抬头看了陛下一眼,却见陛下已命退朝起身便要离开了,于是方才待要说出口的话也堵在半截了。
被崔寄冷待,就连晏琛也对他弹劾崔寄的事情置若罔闻,于是这不上不下堵在心口的一点怒气,让养气功夫一向很一般的徐节顾不得仪态地甩袖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走至殿外阶上时,崔寄正与旁边人说话,因他冬日里腿疾疼痛,行动受限,所以下台阶时要慢上许多,所以他身侧与他说话的人便也放慢脚步,始终落后他半步,给他搀扶借力。
而怒气未散的徐节从从台阶上匆匆走下去,也不知道是有意无意,与崔寄擦身而过时,脚下一滑一个踉跄便撞上崔寄。
徐节自己倒是迅速稳住了身形,并未摔下去,反倒是崔寄本就腿脚不便,当下被一撞,脚下踩着雪一滑自然无法像寻常人一般能迅速稳住身体。
于是脚下一摔,便跌在台阶上。好在他身后方才与他说话的那人,一直扶着他给他借力,当下见他要摔下去,便下意识拉住,二人便在台阶上跌坐下去,这才避免了崔寄滚下台阶摔得更重的情况。
而旁边徐节看着跌坐在台阶上,被积雪湿了袍子的崔寄,假惺惺上前来搀扶了一把,关切了两句便扬长而去。
“康宁侯这性情……”晏琛与阿璀说完这件事时,阿璀结舌,一时竟然想不出什么词来形容徐节。
“先徐公芒寒色正,是端方君子。而徐节此人尺泽之鲵,又睚眦必报,实在难比其父。”对徐节的形容,晏琛言辞之间却不客气。
阿璀其实早前便阿兄对康宁侯多有不满,徐家的起势这位康宁侯确实没几分功劳,能到如今的位置,也只是运气了些罢了。
先徐公其实先前更看重的是次子,而徐节这位徐家长子相较于其弟,无论是才还是德,都要略逊色几分。
但很可惜的是,徐家那位次子,前几年便去世了,后徐公过世,徐家自然落到徐节手上。
而若论功勋,徐节本身也拿不出手几分,徐家如今的尊荣多来自当初先徐公的远见,当然如今也有些许晏琛因皇后之故的看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