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决定很快传开,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虽然之前有过女子入学的先例,但那都是个别现象。这次明德堂公开招收女学生,等于是要彻底打破传统。
"简直是伤风败俗!"有人在朝堂上弹劾,"女子无才便是德,岂能与男子同堂而学?"
"放肆!"林月笙拍案而起,"你是在说朕的老师也无才无德吗?"
这一声断喝,让那些反对的声音暂时偃旗息鼓。但叶知秋知道,要真正打破传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这天,她特意邀请几位女性前来座谈。有官宦家的夫人,有商贾之女,也有寒门出身的才女。
"诸位都说说吧,"叶知秋给大家斟茶,"为什么想来明德堂求学?"
一个商贾之女先开口:"家父经商多年,总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继承家业。但女儿若是有本事,为何不能?"
"我家世代务农,"一个朴素的女子说,"深知农事之苦。若能学得济世之术,也能为乡里做些事。"
"我夫君在地方为官,"一位夫人说,"常与我商议政事。若能学得更多,或能助他一臂之力。"
叶知秋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这些女子求学的心愿,与当年的自己何其相似。
"好!"她站起身,"明德堂愿意成为你们的第一站。不过......"她话锋一转,"学业绝不会因为你们是女子就降低标准。"
"这是自然。"众人齐声应道。
于是,明德堂开创了另一个先河——专门为女学生设立课程。除了与男学生相同的经史子集、实务演练,还增加了女子特有的长处,比如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天生敏锐的共情能力等。
这个举措很快显示出成效。在救灾、慈善、教化等领域,女学生往往能想到男学生想不到的细节。她们的实地调查报告,更容易获得普通百姓的信任和配合。
与此同时,第一批分院也传来好消息。王子明在西北的分院成功落地,当地官员反响热烈。赵世勋在南方的分院更是吸引了大批学子,其中不乏江南世家的子弟。
"先生,"一天傍晚,李元祯匆匆赶来,"从各地传来的录取名册,请您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