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官家采用新的将兵法,以点破面,步步为营,即使有问题也能及时改正。”
“若全面复苏,恐怕会如熙宁一般,引起朝堂内外的混乱。”
“太后所言极是。”赵煦认同的点点头,上次他与王行之交流过后,就与高太后详谈了一番,高太后也认同了赵煦变法,准确说是认同了赵煦循序渐进的变法。
王行之讶然,没想着高太后会支持赵煦变法,最关键的是赵煦还一脸理所当然。
高太后察觉到王行之的惊讶,看向王行之笑骂道“你个臭小子,是不是以为本宫食古不化,不通情面。”
赵煦也玩味的看向王行之。
“太后误会了,臣没那意思。”
王行之尴尬的笑了笑。
高太后瞥了眼王行之,感慨道“其实这也正常,当初神宗变法之时,曾与本宫说过,本宫起初也支持王公变法,只是王公变法太急,神宗又驾崩,朝堂内外,人心惶惶,煦儿登位时又年幼,为了稳固朝堂,本宫不得不节制变法,同意司马光启用旧制。”
听完这一段秘事,赵煦没多大诧异,高太后早就告知过他。
王行之小小的惊讶了一把,他不曾想节制新法的高太后,最初也是支持者。
赵煦接话道“行之,朕知你对时局见解很深,你畅口欲言,朕绝不怪罪于你。”
王行之沉思片刻,开口回应“官家,变法之事确实需要循序渐进,以点破面,三相若都是新法之人,很有可能会全面复苏新法。”
“而王公新法,里面确实有诸多弊端,若是不完善,就强行全面实行,会引起朝堂内外的抵触,引起动乱。”
“官家不妨选一中庸之人左相,一旧党之人参政知事,以及一位新党为右相。”
“这样一来,新法定然难以全面实施。”
“届时,官家的支持就十分关键,官家可趁机提出以点破面,挑选一些新党之人,以一府试验新法,然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等一府成功,新法应该慢慢完善,届时可试一路,最后覆盖大宋。”
“济世之略,真是济世之略。”
听完王行之的分析,赵煦极为兴奋。
高太后也长长的感慨道“若不是你年纪尚轻,本宫都想让煦儿拜相了。”
赵煦眼睛发亮,直溜溜的看向王行之,对于高太后的提议,他十分意动。
“太后缪赞,太后缪赞,臣还未及冠,哪能担此重任。”
王行之吓了一跳,他可不想待在中枢,赵煦虽然对他亲密,但若是成了宰相,时间一长,必然引起间隙,朝中重臣也会视他为仇人,这对他以后发展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