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气藏府病形篇第四(九)

黄帝一听,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嗯,你说得对。健康这事儿,可马虎不得。以后啊,咱们得多宣传宣传中医养生,让老百姓们都重视起来。”

岐伯点头称是:“陛下英明。中医养生啊,确实是个好东西。它不仅能治病,还能防病,让人少受病痛折磨。咱们得多推广,让更多人受益。”

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对岐伯说:“岐伯啊,咱们聊聊六腑的病吧,我特别想知道胆病是个啥情况?”岐伯一听,心想这黄帝还真是好学不倦啊,于是就慢悠悠地回答:“胆病啊,那可是个有意思的家伙。得了胆病的人,整天就爱唉声叹气,跟个林黛玉似的。嘴里还苦苦的,吃什么都不香。更有趣的是,他们还会吐隔夜饭,你说恶不恶心?心里头还老觉得空落落的,好像有人随时要抓他似的,整天提心吊胆的。”

黄帝一听,笑得差点没岔气:“哈哈,这胆病还真是个奇葩!那他们还有啥症状啊?”岐伯接着说:“还有啊,他们的嗓子眼儿里老‘吤吤’地响,跟有痰咳不出来似的,还老吐痰。这些症状啊,都跟足少阳胆经有关。要想治这病,咱们得看看足少阳胆经的本穴和末穴,要是发现哪个穴位陷下去了,咱就给它灸一灸。要是病人还忽冷忽热的话,那就得取阳陵泉这个穴位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阳陵泉?这名字听起来还挺高大上的嘛!快说说,这穴位在哪儿?有啥作用?”岐伯笑了笑,开始详细讲解起来。

“阳陵泉啊,它可是个宝藏穴位!它就藏在咱们小腿的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你摸摸看,是不是有个软软的窝?对,就是那儿!这个穴位啊,是胆经的下合穴,也是八会穴之一的筋会。它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一个‘舒筋活络大师’,专门负责调理筋骨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啊,你要是觉得膝盖疼、腿抽筋啥的,揉揉这个穴位,保证你立马舒服多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道:“那胆病跟筋骨还有啥关系啊?”岐伯摆了摆手:“别急嘛,听我慢慢道来。胆啊,在中医里可是个‘刚脏’,它喜欢条达、疏泄,就像个爱自由的小伙子似的。要是胆气郁结、不通畅了,那身体就会出各种问题。比如说啊,筋骨得不到胆气的滋养,就会变得僵硬、不灵活。所以啊,治疗胆病的时候,咱们也得考虑调理筋骨方面的问题。”

黄帝有一天闲来无事,就溜达到了岐伯的医馆。岐伯正坐在那里,手拿银针,专注地给一个病人治疗。黄帝一看,来了兴趣,便问:“岐伯啊,你这针灸之术,有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啊?”

岐伯抬头一看,原来是黄帝驾到,连忙放下手中的银针,恭敬地回答:“皇上啊,这针灸啊,可是个技术活。要想针灸效果好,那必须得找准气穴,可千万别扎到肉节上。”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气穴?肉节?这都是啥玩意儿?”

岐伯一看黄帝这表情,就知道他没听懂,于是开始详细解释起来。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这气穴啊,其实就是咱们人体经络上的重要穴位。这些穴位就像是人体的一个个开关,能调节气血的运行。要是针灸能扎到这些穴位上,那效果可就更好了。”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肉节又是啥呢?”

岐伯叹了口气:“肉节啊,就是咱们皮肤、肌肉上的那些硬结、包块啥的。这些地方气血运行不畅,要是针灸不小心扎到这里,那可就麻烦了。”

黄帝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那要是针灸没扎对地方,会发生啥事呢?”

岐伯接着说:“要是针灸没扎到气穴,反而扎到了肉节上,那可就惨了。针在肉节里游走,那皮肤可得疼得要命啊!还有啊,针灸还有补泻之分。要是补泻搞错了,那病情可能还会加重呢!”

黄帝一听,吓了一跳:“这么严重啊!那要是针灸扎到了筋上呢?”

岐伯无奈地摇了摇头:“那更麻烦了。要是针灸扎到了筋上,那筋可就会松弛无力了。这样一来,邪气可就出不去了,会和正气在体内打架,搞得人体混乱不堪。要是用针不仔细,那可就真的是南辕北辙、越治越糟了。”

小主,

黄帝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你说得对。看来针灸这事儿,还真得好好学学啊!”

黄帝一听岐伯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趣。他连忙问岐伯:“那你能跟我说说,这些气穴都在哪儿吗?它们都有些啥作用啊?”

岐伯一听黄帝这么问,知道他是真的对针灸感兴趣了。于是,他开始详细地为黄帝介绍起这些穴位来。

“皇上啊,你看这手上的合谷穴。它就在咱们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岐伯边说边指了指自己的手,“这个穴位啊,可是个万能穴。它能缓解头痛、牙痛、痛经等各种疼痛,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这么神奇啊!那我得赶紧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