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镐京,阳光洒在巍峨的宫殿之上,折射出金色的光辉。周成王姬诵,这位年轻而富有抱负的君主,欲以礼乐治天下,使周室之德化遍传四方。
一日,成王与周公旦商议道:“朕闻雅乐可和神人,序尊卑,欲使我大周礼乐兴盛,当如何为之?”
周公旦沉思片刻,进言:“陛下,可先召集天下瞽者,于太庙之中奏响雅乐,以昭告天地祖宗,亦使万民观礼,晓礼乐之美,知大周之盛。瞽者虽目不能视,然其听力敏锐,心无旁骛,能通音律之妙。如《有瞽》所云:‘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喤厥声,肃肃其容。’此乃雅乐之盛景,必能震撼人心。”
成王点头称是,“善。便依卿言,速速筹备。”
于是,朝廷颁下旨意,召集各地瞽者。消息传开,瞽者们纷纷响应,从四面八方赶来镐京。他们或由家人搀扶,或结伴而行,虽目不能见,却心怀对雅乐的热爱与对周室的敬意。
在镐京的太庙前,临时搭建起了一座宏大的乐台。乐台以珍贵的木材搭建而成,装饰华丽。台上摆放着各种精美的乐器,有巨大的编钟,钟身刻满了古老的符文,仿佛在诉说着周室的历史;有精致的石磬,磬石质地温润,敲击之声清脆悦耳;还有一排排的箫管,竹身修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乐台的四周,悬挂着华丽的帷幔,随风飘动,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数十名瞽者汇聚于乐台之下,他们身着素色的长袍,虽眼盲却气质不凡。这些瞽者皆是各地精通音律之人,有的擅长抚琴,有的精于吹箫,有的则对钟磬之音有着独特的感悟。
其中有一位名叫师旷的瞽者,他来自晋国,声名远扬。师旷自幼失明,但对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热情。他曾游历四方,学习各地的音乐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此次应召而来,师旷心中满是期待,他希望能在周室的太庙之中,奏响那震撼人心的雅乐,为周室的礼乐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太庙之内,成王率领着群臣、王室宗亲以及诸侯们,庄严肃穆地等待着雅乐的奏响。众人皆身着华丽的礼服,头戴冠冕,静静地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而神圣的气息。
当一切准备就绪,师旷走上乐台,他以手轻轻触摸着乐器,感受着它们的形状与质地,仿佛在与这些乐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随后,他站在乐台中央,抬起头,面向太庙的方向,深吸一口气。
随着师旷的手势,乐师们开始奏响雅乐。首先是编钟那雄浑而悠扬的声音响起,钟声回荡在太庙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们带回到了古老的岁月。钟音高低错落,或如洪钟大吕,震撼人心;或如潺潺流水,轻柔悦耳。接着,石磬之声与之相和,磬音清脆,如珠落玉盘,为钟音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