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月色

道士看着那飞蛾飞向那屋中点燃的蜡烛,笑道:“这小镇是你们夫妇的故乡,那又何尝不是贫道的道场呢。”

妇人深呼出一口气,站起身,郑重其事的向道士行了个道门礼。

道士的言外之意在简单不过,你不让贫道管你们一家与那哪吒的私人恩怨,那你们夫妇二人只管与那哪吒放开打便是,但凡有一个外人插手就是在于贫道问道了。

道士甩了甩袖子,耷拉着脸:“走了走了,那带着别的意思的酒水喝着就么甚意思了。”

道士走出院子,使劲推着推车,甚至还用屁股顶了几下才勉强推动,啧,陈丫头还是“悟性”低了点,贫道说无甚意思就真没意思了嘛,你要是多说了几句,那贫道不也是盛情难却嘛。

道士推着推车,知道后面陈丫头还在看着呢,也不回头,只是挥了挥手,说道:“下次记得把贫道的一份也酿着,不然我都无甚理由来找陈丫头了。”瞧瞧,刚才我喊陈先生都没个脸色呢,现在我喊陈丫头不还偷笑了,是贫道之前生分了,害的陈丫头不高兴了呢,得怪我这事。

只是还没等道士如何嘚瑟,只听的巷中一户人家传出骂声,哪个挨千刀的在那喊呢,还让不让人睡个好觉了。

是了,定是那“睡眠浅”的夫妇让贫道吵到了。

道士只好加重手中的力道,大跑出了巷子,要是真让那人家看见了贫道,贫道这清正廉洁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要是道士知道站在院门的妇人都只是默默看着,不曾有个笑脸,估计又要学那泼皮无懒在地上打滚,一哭二闹三上吊喊着净欺负好人的话了吧。

白小凡来到小镇的小溪旁,看到那里早就有个少女身影早早在等着自己,少女身旁放在一个瓷盆,看这少女白小凡有些无奈也有些开心。

之前白小凡有三个最,最受孩子们欢迎,最不敢与那街头的妇人婆媳骂架,以及最害怕这个少女独处。

少女不爱说话,白小凡在外人面前其实话也不多,完全比不上隔壁家的周红与谁都能瞎扳两句,但与孩子们也算有的聊。

但这位少女不一样,她比白小凡小几个月,白小凡与少女认识的时间也不长,还没认识李怡滢的时间长,按道理来说少女是小镇土生土长的人,白小凡不应该不认识才对,就算不认识,但好歹也应该见过面才在情理之中。

但事实就是不安那个“按道理走”,白小凡之所以认识少女,还是大概一年半前父亲带着自己去给镇边的郑二姨看病才认识的。

白小凡与郑二姨很熟,很多时候在外面遇见正在干农活的郑二姨,白小凡也会主动上去帮忙,但郑二姨从来没提起过少女,白小凡也从未见过,很多次帮着郑二姨提水道她家门口,站在院外,也从未见过少女。白小凡处于好奇询问过郑二姨,得到的答案自然是少女本就是小镇土生土长之人。

自从上次在郑二姨家见过了少女后,少女就经常出现在白小凡的视野中,甚至可以说是除了各回各家之外,少女都会与白小凡形影不离,之前少女提过想和白小凡一起上山采药,态度极为坚决,白小凡请出爹娘才说服了少女,从此还时不时被自家父亲拿这件事来调侃自己,说自家小凡不差,小小年纪就有那翩翩公子、玉树临风的风采了,能让一个姑娘如此死心塌地。

白小凡没没想起少女都免不得头大,并不是说他把父亲的账算到了少女的“狗皮膏药”上,拿到不至于,太没男儿气度,好父子明算账,该是爹的账还得以后爹来受着,只是少女那平时沉默寡言的少女时不时就会蹦出几句让白小凡或悲伤,或无奈,或..想哭的话来。

比如白小凡第一次带着少女下河摸鱼,白小凡抓到一条大鱼拿到少女面前炫耀,少女说了两字“厉害”,白小凡嘴角抽搐一下,我的姑奶奶,你好歹把你手上半个人大的巨物躲好在说呀。

再比如有一次几个汉子聚在一起喝着美酒谈论“诗词”看见了少女跟在白小凡后面,就嬉皮笑脸的对少女说道:“这是哪家未过门的小媳妇,长的哝生好看,这是看上我们家白小大夫了?那姑娘可要小心了,作为过来人的哥哥告诫小姑娘句实诚话,白小大夫这样读书人,肚子里面的花花肠子可比我们这些邋遢汉子的多得多嘞,小姑娘可要看得紧了,别那天被那酒楼里面的婆娘偷了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