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二章 刘琏的信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118 字 25天前

在信里,刘琏先是向朱桢讲述了自己推行黄册遭遇的困境——清丈田亩遇到了极大的阻挠。

他派下乡清丈的官吏,时常遭到老百姓的驱逐、谩骂甚至殴打。一年多的时间,死了十几个差人,以至于自己开双倍工钱,他们都不愿再下乡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琏也花了大力气。他组织人手向百姓宣讲,清丈田亩、编造黄册的目的,是为了让朝廷有收税的依据。好让田多者多交税,无田田少者少缴税!

而在从前,占有大量土地的土豪士绅,买通官府,通过各种方法隐匿田产、转嫁税负,让贫民百姓替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的赋税。

贫民百姓无法负担超负荷的税赋,只能把土地贱卖给大户,来应付官府如狼似虎的催逼。

于是‘富者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虽元明鼎革,绝无丝毫改善’……

所以,重新清丈田亩、编制黄册,对广大贫民百姓来说,是减轻他们负担的大好事。老百姓应该大力支持才是,不该极力阻挠啊!

然而,明摆着的道理,跟老百姓却讲不通。

刘琏究其原因,觉得是因为自古皇权不下县,广大乡村都是由乡绅宗老统治。

这些人借助宗族和礼教的力量,千百年来,统治着农村和农民。虽朝代更替而不易。

这些乡绅宗老凭籍特权,攫取土地成为地主大户。然后又凭土地产出的财富,垄断了文化、礼教、司法以及与官府打交道的机会,通过让老百姓目不能视、耳不能闻、心不能思,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

于是年长日久、根深蒂固,贫民百姓成为不能思考的牵线木偶,一举一动,尽数为隐在幕后的乡绅宗老操弄于手。

试问,向木偶讲话,能有什么效果?就是说破嘴皮,也无济于事。

所以,刘琏明白了,只有斩断那些乡绅宗老手中的牵丝,才有可能改变这一现状。

他这才知道,自己离京前,皇上面授机宜时,为什么要强调若想黄册成功,需得清丈田亩,与推行里甲制齐头并进了。

只有用里甲制,这一将农村固有权力结构碎片化的神器,来打破乡绅宗老对贫民百姓的控制,才有可能成功清丈田亩,成功推行黄册!

然而,在他推行里甲制时,同样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宗族不同意被分割重编,乡绅反对让老百姓担任里长甲长,因为那样会摊薄他们手中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