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兄所言极是,武器、战略、战术,皆为辅翼,唯军人之魂,不可动摇。只要此魂不灭,中华儿女岂能被外族轻易奴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云龙旁观,心中暗自赞叹。楚云飞出身黄埔,赵刚学富五车,二者论战,令他眼界大开。唯憾自己难以插足其间,只觉话不投机半句多。
谈及那份不屈不挠、战斗至最后一息的精神,李云龙心中涌动,正欲开口,却被陈浩抢了先声:“尔等所论,皆拘泥于战术层面,而战略之大局观,却未得要领。”此言一出,李云龙欲言又止,赵刚更是满脸愕然,不知自己理论何处有失。
这位向来低调的陈顾问,今日竟有如此高见?众人目光聚焦,赵刚尤为好奇。陈浩平时不显山露水,此刻一鸣惊人,令楚云飞亦感不悦,直呼其名,不复先前客气。 "陈副团长心中是否藏有独到见解,我等皆愿洗心革面,静候赐教。" 陈浩微微颔首,先是以春风化雨之姿肯定了众人:"军魂所在,莫过于勇往直前之心,此点我与诸君不谋而合,深感赞同。" 随后,他语调轻转,宛如云雾缭绕中的峰回路转:
"然而,若论及战略与战术的奥妙,岂可轻言非关紧要?诚然,在基层带兵,一城一池之胜败或可凭勇猛取胜,但谈及国与国间那波澜壮阔的战略棋局,呵,那可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陈浩的笑声里夹杂着一丝戏谑,仿佛是在对某种自大的轻轻嘲弄。
赵刚心中暗自揣摩,陈浩这笑里是否还藏着对往日间隙的耿耿于怀——尤其是那次匿名举报的风波。他面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心中暗自打定主意:日后定要找机会,与陈浩私下里冰释前嫌,将这份不应有的私人芥蒂,化作推动合作的清风一缕。毕竟,将个人恩怨掺和进国家大事的洪流中,实非智者所为。
楚云飞敏锐的耳朵捕捉到了陈浩话语间不经意流露的轻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悦的浪潮:“陈副团长,您这侃侃而谈的架势,不知是哪所高等军事学府的辉煌成就铸就的呢?语气中透着不凡,着实令人好奇!”此言一出,不仅是对陈浩言语的直接回应,更是巧妙地将战场转向了对方的教育背景,一场心理的较量悄然拉开序幕。
若非出自名门军校,又或是对军事学院的大门未曾涉足,陈浩先前的论断,岂不成了空中楼阁,风中之烛,轻如无物?然而,陈浩虽未踏足军校门槛,却对过往战役有着超乎寻常的洞见,仿佛拥有预知未来的慧眼,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以全局的视野审视过往战事,其见解之深刻,令人生畏。
面对楚云飞的诘问,陈浩并未正面回应,反而抛出一枚重磅炸弹:“你可曾深思,日本帝国何以踏上侵略之路,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与动机?”这突如其来的提问,让楚云飞措手不及,他原以为侵略行为不过是贪婪与野心的简单体现,未曾料想背后竟有如此复杂的动因需要剖析。
楚云飞沉吟片刻,缓缓道出他对日军侵略起源的浅显理解:“从九一八到卢沟桥,种种事变似乎皆由底层军官的擅自行动引发,而日本政府则顺势而为,意图扩大利益,最终滑向了全面战争的深渊。”
然而,陈浩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若将塞拉热窝的枪声视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唯一导火索,未免太过片面。实则是欧洲列强间长期的军备竞赛,已将各国经济推向崩溃边缘,德意志帝国的抉择,不过是生死存亡之际的孤注一掷。战争的爆发,早已是历史的必然。”
这一席话,如同海蓝星另一端的一战秘辛,穿越重重迷雾,来到他们面前。楚云飞与赵刚虽对远方战事的细节知之甚少,但陈浩的论述却让他们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陈浩继而深入剖析:“日本亦是如此,甲午之前的海军建设,明治天皇以身作则,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为的并非抵御外敌,而是内心的扩张欲望。军舰的建造,不过是他们征服野心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