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甘露事变:虚构祥瑞和真实屠杀(二)

二、李训

十年前,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左相李逢吉与宦官首领王守澄结为盟友,把持朝政,他们重用了李仲言等八位官员和十多位依附的仕人,当时嫉恨李逢吉的人,将这些人统称为“八关、十六子”,即“八个看门的、十六个竖子”。

看门人之一的李仲言,是肃宗时右相李揆的族孙。当年,李揆风度翩翩,善于奏对,唐肃宗曾经由衷地赏叹说,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阿谀者便美称他为“三绝”。李仲言继承了李氏三绝,如今他的门第更加显赫,当朝左相李逢吉是其堂叔;他体形魁梧,面貌开阔,神情洒落,头脑敏捷,言辞优美,善于揣度人意;他以进士及第,曾任河阳(河南孟州)掌书记,是河阳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和号令升绌之事,从八品,他对经学钻研至深,尤其善于演说《周易》,无人能出其右。

不过,一如《周易》“否卦”所言,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不当之人阻隔了升迁之路,不利于正直的人保持节操,好运悄然离去,坏事不请自来。李仲言为李逢吉看门时,摊上了一件天大的坏事,他一生的颠仆和冒险也从此开篇。

其时,左相李逢吉与吏部侍郎李程不和,李逢吉忌妒刻薄,阴险狡诈,而李程个性放荡,滑稽好戏,二人见解相左。

恰好有一位陈留人,名叫武昭,朝廷罢了他的石州(山西吕梁)刺史一职,下迁为袁王府长史,管理府事。武昭郁郁不满,怨天尤人。李程的族人水部郎中李仍叔借机激怒武昭说,吏部侍郎李程原本建议朝廷授予公官职,但被左相李逢吉阻挠而未果。武昭以为信然,对李逢吉恨之入骨。

一日,武昭大酒,对饮者是主管东城防务的左金吾卫兵曹茅汇。武昭酒到酣处,自诉平生,很不痛快,不由得说起狠话来,他说,某要行刺李逢吉,把他宰了!此事为旁听者告发,前刺史向左金吾卫扬言刺杀左相,兹事体大,一时朝野震惊。

当年九月初十,敬宗下诏,命令受理特殊诉讼的御史台、复核地方案件的刑部和掌刑狱案件审理的大理寺,三司会同审判此案。

审判期间,李仲言面见兵曹茅汇,游说并威胁他说,如果你能指证武昭是与吏部侍郎李程同谋,朝廷有人会保你一命;否则,你就不免一死。

茅汇断然拒绝,他说,某甘心含冤而死,也不会诬告他人自保,请你自重。随后,他向三司举报了李仲言。

当年十月二十五日,三司宣判:水部郎中李仍叔造谣生事,贬为道州(湖南道县)司马;长史武昭扬言杀人,处以杖责死刑;兵曹茅汇知而不报,流放崖州(海南儋州);李仲言无端入案干扰审判,意欲陷害吏部侍郎李程,流放象州(广西象州)。

离京那日,披枷戴锁的李仲言想到别后家中光景,《易经》“丰卦”上六的卦辞涌上心头,不禁悲情难抑,他仰面朝天,端平眼眶,以免泪水溢出,成为看客谈资。

卦辞说,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空其无人,三岁不见,凶。——高大的房子,有遮阳的棚席,但从外往里看,却空无一人,三年都这样,十分凶险。

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李仲言的运气又重新回来了。——一年后,喜欢蹴鞠、摔跤和深夜猎狐的敬宗死于非命。

敬宗性情急躁,待人寡恩,他对一起嬉戏的蹴鞠军将和摔跤力士,动辄除名流放,对一起打夜狐的贴身宦官,稍不遂意就乱棍打出。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八日夜,他和蹴鞠军将苏佐明及宦官等二十八人,先是在宫苑里打夜狐,然后到大殿饮酒取暖,敬宗喝得腹胀,到房中马子上便溺。这时,大殿的灯烛被人吹灭,现场乱作一团,苏佐明等人趁机潜入房中,杀死敬宗。敬宗在位两年,崩于谋杀时,只有十八岁。时任枢密使的宦官王守澄,经与神策军护军中尉魏从简、翰林学士韦处厚等商定,发兵诛杀苏佐明等乱贼,拥立敬宗之弟——江王李昂为皇帝,是为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