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兰:“愿闻其详。”
“你把钱换成金条,我给你饶一点。”她比了个数,按照现在的金价换算,大概要少个两千钱。
难不成天上还会掉馅饼?师兰疑惑地扫了她一眼。
“大妹子,我就跟你说实话吧。”王毓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 “我们要以前的旧版大黄鱼,不要现在金店卖的黄金。”
师兰先是诧异,随后面露遗憾地说:“王大姐,你真是太看得起我了,我像是能拿出老式大黄鱼的人吗?”
王毓并没有相信她的话。
何大海打听他们的房子,他们当然也会打听买家的实力。
在双方没有一定了解地基础上是不会跑这一趟的。
人住在三进小四合院的人,家里还能没点底蕴吗?
估计是不愿意拿出来。
师兰当然不愿意。
大黄鱼小黄鱼她都有,是之前霍骁还在燕京的时候,两人从后罩房的藏宝洞里挖出来的。
霍爷爷对孙子的爱朴实无华,一箱子宝贝里,金灿灿的大小黄鱼占了半数,此外,还有一些珍珠、宝石等方便携带又值钱的东西。
大小黄鱼也是金条,但是根据制作年份的不同,代表着不一样的意义。
留到以后说还能增加一份附加价值。
另外,现在为了防止贵金属外流,对携带黄金饰品出国的人员卡得很严。
万一被抓查到她身上,还要跟着倒霉。
“反正价格是没得说的。”王毓从师兰的反应中看出,她没有任何交易大黄鱼的想法。
“我再凑凑。”师兰委婉地说。
王毓遗憾地叹了口气,“那你可得快一点,我们这可不愁买家。虽然三万块钱大部分人都拿不出来,但也有那么一两个是兜里有货的。”
“好。”师兰打算找朋友借一借先把铺子盘下来。
她筹钱的速度比房东找到下一任买家的速度要快上些许,最终全款拿下。
接下来两年,师兰都在忙着兼职还债,边要赚钱装修铺子。
1984年的春天悄悄来了。